第1490页

郭涛道:“杨先生,既然你肯定这么做可以的话,那我这就回去,草拟一个决议,请你过目之后,再下发给各镇。”

杨飞道:“郭县,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行不行,你还得跟县里的领导们商量一下。最好能开会形成决议,这样才有说服力。”

郭涛满怀信心,拍着胸道:“这是为国利民的大好事,还有谁能反对不成?”

杨飞道:“县里十一位大佬人物,如果真有过半数的人不同意呢?你只是父母官,你上面还有人,饶记要是行使一票否决权呢?”

郭涛抹了一把脸,沉着地说道:“我始终相信,凡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能得到各位领导干部的赞同。杨先生,请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要办成,也一定能办成!”

杨飞缓缓点头,说道:“我等你的好消息。”

郭涛的酒,已经醒了几分,喝完杯中茶,就告辞离去。

他是个急性子,为了县里的发展大计,已经苦思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却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

现在好不容易从杨飞这边得到了承诺,也想出了办法,他恨不得插翅飞回县里,马上召开会议,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

回县里的半路上,郭涛打电话向饶润东汇报工作。

饶润东听了报告,说道:“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些?整个县?要不,先拿几个镇当试验?”

郭涛道:“饶记,益林已经十分落后,这个项目,我好不容易才从杨先生那争取来的,如果我们胆子不够大,步子放不开,他又会把项目交给其它县去做,那我们只能喝西北风了!”

“郭涛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农业是立县之本,你想过全县承包的后果吗?县里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你觉得可以全部开发利用?杨飞同志真的可以全部承销?”

“杨先生已经答应了,难道还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吗?”

“我意以为,不管是对杨飞同志负责,还是对全县人民负责,我们现在都不能过于冒进!”

“饶记,我们不是冒进,我们这是科学的发展观,也是科学的管理!改变历史的机会不会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改变益林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