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页

其它小姓,要么是半途迁涉而来,要么是人丁稀落,在村里的话语权上,只有盲从的份。

铁连平指着田垄中间,正在搭架子的一家自建房,皱着眉头道:“长青,你可算回来了,你说这怎么办?又有一家不肯建上来。”

苏长青道:“杨老板说了,自愿。只要他们不分红利,那就随得他们。”

铁连平道:“你不觉得,他们这么做,是在挑战我们的权威吗?”

苏长青怔道:“怎么说?”

铁连平浓眉一扬:“杨老板就是我们桃花村的天!连我铁连平都要听他的话,让他十分!玛德,这几家胆子就这么大?杨老板在村里的时间少,事情都是我俩在弄。现在有几家刺儿头不听话,完不成任务,丢的还是我们村干部的脸面。”

苏长青想了想,说道:“只有一个硬办法。据我所知,他们这几家,都有儿孙在美丽小学读书,杨老板说了,凡是不听招呼的,一律不许享受村里的福利政策。这学校是杨老板捐建的,把他们的儿孙,全部赶出美丽小学去!随他们去哪里读书!”

铁连平大手一挥:“行,就这么办!”

两人“密谋”已定,就叫了几个村干部,一起到建房的人家说项。

这一次,铁连平不再当老好人了,板着铁脸,下了最后通牒。

那几户人家,哪里肯听?

别说已经破土动工了,就算是没动工的时候,他们也不卖村干部的面子。

改开之后,南方省有几个地区比较活泛的农民,纷纷走出大山,外出经商赚钱,这些地区,后来也成了南方省最富有的美丽乡村。

桃花村人穷思变,又被杨飞的致富思想感染,头脑灵活的人,也学着杨飞的样,做起了买卖,当起了代理批发商,有的也开起了小厂。

在美丽日化园区,就多了两家辣条厂。

辣条是个时髦东西,小孩子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