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跟阿汤哥相提并论了嘛,再加上他本人也很帅,跟阿汤哥的风格还不一样,爱德华诺顿是那种一看就比较深邃,带有着明显书生气的模样。

也很吸引女性哦。

所以,太阳报还收获了不少女读者。

好吧,阿汤哥实惨,终极工具人已经是其定位了。

被名监督利用了一番之后,又成了诺顿的爬梯,唉~

阿汤哥的事情是被媒体利用了,但这也是对这部影片的大宣传,虽然角度有些奇怪。

自然的,《盗梦空间》在英国也很快就霸占了周票房榜。

而在英国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

欧洲大陆方面,法国很快就掀起了一波热潮,但其中有许多的反思。

“为什么作为电影的发源地却无法与好莱坞抗衡?”

“法国实在是太狭隘了!应该有更多的包容性!”

“一个亚洲导演的力作,竟然可以如此颠覆!”

法国嘛,电影的起源国度,但眼下的法国电影已经衰落了,还衰落的非常厉害。

应该说,不缺大导演,比如吕克贝松,但这位大导演也是去好莱坞闯荡了,那部《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其实本身跟法国的关系并不大。

至于《第五元素》就更不用讲了,但说真的,吕克贝松还是不遗余力的在自己的电影中保留法国的各种文化特色。

不过,他能做的也仅此而已了。

现在又一部好莱坞电影开始霸榜,许多的评论家跟媒体人都忍不住反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