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追上时鄞是他的目标,但是他想,角色却是自己的,他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

角色定下来,岑越就被扔到了健身房,刘导要求他增加肌肉,健身的同时,还请了动作指导的工作室给他训练打戏。

《中转站》有不少的动作戏,例如长途奔袭,在宇宙航仓里攀爬、飞跃,还有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下和人的打戏,都需要岑越下苦工。

刘导虽然被谭蓁背后认为是个拍青春片的新导演,但是给岑越的专项训练就可以看出来,他本人对剧本吃得很透,也是很有想法的导演。

岑越就这样,还没进组就被封闭式训练了两个月,电影正式开拍前两天,刘导特意去找了岑越,和他讲戏。

一方面,岑越是制作方指定的角色,虽然刘导本人点过头,但是认真算起来,刘导和岑越才不过见了几次面,两人不熟。他不确定岑越的为人和性格,正好,在开拍前,借此机会,看看岑越是不是真的配合了训练,达到了拍摄需求。

另一方面,这也是惯例,岑越进组之后,本来就需要和导演接触,了解导演的拍摄意图和要求,以便演员根据导演的想法,来作出最适合的表演。

结果,刘导在会议室看到岑越的新形象,便暗自点头,身形利落了不少,人看着也结实了,不错。

又听了岑越对于角色的理解,刘导愣了愣,岑越是真的揣摩过小智这一角色,他在训练之余,还找了修理工人,专门学习了修理知识。

不止管道修理,还有一些简单的机械修理,怎么使用工具,什么修理步骤,修理时习惯性的小动作,岑越全都了然于胸!

刘导这一次认真打量了岑越,把这个资方看好,又和宓筠君合作过的新人演员。不仅对他这个新锐导演十分谦逊,还敬重自己,对他的话一丝不苟的执行,吃苦受累,没有半分怨言。

除此以外,他身上还没有这个圈子,红起来的小生里那种浮躁的气质。要知道,刘导自己就拍过青春电影,跟当红的新人演员们合作的,他们的演技、以及为了演戏付出多少,都是心里有数的。

拍戏累了,瘦了,流了多少汗,都能拿出去发个通稿,立一个“努力”人设。

但是岑越苦练两个月,又肯跟老技工学习,尤其是后一点,刘导事先完全不知道,可见岑越并没有公开出去,而是自己默默在学习。

看着这样的年轻主演,刘导的心里不禁开始期待正式开拍后,岑越会带给他怎样的惊喜!

第90章 探班

两天后,《月球中转站》正式开机!

浩浩荡荡大几百人以导演、制片人为首,在华影的影城举行了开机仪式。摄影棚外摆放了长条桌,中间摆放着一个金漆香炉,两边放着新鲜瓜果。待上完香,又拍完大合照,大家这才散去。

刘仁君导演不是个严肃的导演,所以开机仪式的现场,看到有演员拿出手机拍Vlog,也没有制止。有个年轻小演员看到刘仁君经过,大着胆子邀请刘导入境,刘导笑了笑也没有拒绝,在镜头里还举了剪刀手,乐得现场拍花絮的摄影师把这一个小细节收入其中。

第一天的拍摄通告前一天晚上已下达到各个演员手里,岑越作为男主演没有其他配角那么清闲,开机仪式一结束,就被服装组叫去。

服装组是电影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他们要负责整部电影好几千人的服装。因为是科幻题材,所以,所有的服装设计都要求未来感。因为衣服数量巨大,还有除了室内的休闲服装之外,还要负担宇航服的设计,整个服装组联和美术组焦头烂额,国内没有科幻的土壤,所以,一开始就联系到了国外的工作室合作。

但是工作室提供了方案,又因为方案的造价太高,他们拒绝了最轻松的方案,让工作室负责了难度最大的宇航服设计,其他服饰,不得不自己上手,盲人摸象,一点一点琢磨。

这一天拍摄的是室外戏,岑越要换上自己在电影中的“工作服”。修理太空舱管道修理的工作,有室内,也有室外。室外工作负责修理连接不同大区的管道常年累月,因为超负荷工作而损坏的部分。

由工作室设计出来的工作服,包括头盔、身上的宇航服,光是穿到身上,就要耗时几个小时。这一身行头重大几十斤,如果光是穿上,岑越只要维持着站立的动作就可以了。

但是因为电影的经费燃烧太快,导演和制作组都忧心忡忡,绿幕拍摄演员是轻松,但是之后的特效制作一秒钟就要花费几千美元,刘导和制作人都不敢这么以好莱坞式的方式来燃烧经费。

所以,这也意味着,岑越需要穿着几十斤重的宇航服进行很多动作拍摄,这不仅要他的动作不能太僵硬,看起来不像在月球上轻引力的地面上轻盈感。

岑越吊着威压,在实景搭设的摄影棚内,穿着宇航服进行了简单举手,拿工具的动作,就已经汗流浃背。

灯光打在他的脸上,摄影机停在他的视线前方,坐在监视器前的刘仁君和副导演都面无表情地观看着。

导演和美术组、服装组都试穿过宇航服,都知道岑越在承受的压力以及表演的难度。

副导演看着监视器里的岑越表情轻松,表情专注,尤其是他的眼睛有神,一看就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直到整个镜头拍完,刘导透过麦克风喊了“cut”。

摄影棚里的现场导演听到刘仁君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立刻拍手让大家停工,岑越听到声音,立马放下手臂,全身都放松下来。

他的后背都是汗,手臂因为过度使力从而发酸,威压慢慢将他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