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被驱赶的前妻室所出二子卧薪尝胆,忍辱在继母的刁难下讨生活,最后积蓄实力,一朝自立门户,后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回头将异母弟弟害死,夺回家业……

整个故事,若只当做单纯的话本读下来,也称得上是波澜起伏,精彩纷呈,令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

但哪怕没有陆辞的婉言暗示,范仲淹也不可能品不出,这话本背景的似曾相识,以及其中暗藏的几分凶险试探。

这话本能流到秦州来,虽多少有商道被重新开启、维护良好、商贾通行频繁的功劳,却也意味着,它在宗珂境内更有名气。

对无心人而言,不过是足够起打发时间作用的一本闲书,但对有心人而言,就是十足的诛心手段了。

至于瞎毡和磨毡角这两位赤赞,哪怕再对其父唃厮啰恶待其母的做法满怀怨恨,在尚需依附对方的情况下,也绝技不会这般愚蠢地大肆挑衅的。

如此一来,这话本盛行背后的主使,除唃厮啰外,不作他想。

陆辞取出一本新话本来,随意翻了几页,却未入眼,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沉舟记》。

——看来那日的话,还是起了一些作用了。

陆辞玩味一笑。

第三百六十七章

狄青之所以能一路通畅,弱冠之龄便达成如今成绩,既离不开陆辞的指导,也脱不开他过人天赋,更得归功于他的勤勉不懈。

对练武习艺如此,对诗赋策论如此,对研究菜谱,更是如此。

在那日彻夜研习‘欢喜汤’这道难得菜谱后,他颇食髓知味,忍不住夜里不住缠着陆辞,陪他一回又一回地反复练习。

海棠花正值盛年,无需陆辞去精心料理,也有霸道味道,然而他也丝毫不觉轻松——狄青做事一板一眼,不肯让海棠干晾着闲置,硬要扯着软绵绵的娇贵梨花搭伴。

在雪白的梨花熬成香膏的过程中,狄青这一技艺日渐娴熟的厨子,非坚持将最后一点香甜汁液都榨出来,让这道汤完完全全入了味,才算满意。

如此连夜熬了好几宿的汤,备给唃厮啰的礼品还未好,自诩老人家的陆辞,已先吃不消,暗暗盼起了出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