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这样的全盛真容,再加上他亲手打下的诸多基础做辅助,应对党项这一仗,该是足够稳妥的了。

但刺探得来的情报却证明,李元昊恐怕是个急性子。虽说只要李德明一日还活着,以其谨小慎微惯的做派,定能压住他不轻举妄动。

但李德明一旦不在,继位的李元昊会采取何等行动,就可想而知了。

陆辞习惯了大事上讲究万无一失,在明知李元昊野心勃勃,且已逐渐付诸行动时,就绝无可能将希望全寄托在李德明的长寿上的。

而远在汴京,自过年后,就高兴地开始数着日子过,一心只等着小夫子资满磨勘,就调回京中任开封府尹的小皇帝……可谓做梦都不会想到,小夫子已是铁了心,打定主意要赖掉这承诺了。

想着再过个五月,就能等回许久不见的陆辞时,赵祯的心情便不由自主地变好许多。

哪怕是在处理政务时,面上仍带着高兴的笑。

到底刚开年,除去各部族势力、臣下们递上的道贺奏表,基本没其他了。

因为经受的都是喜事,不似平日总难免有痛灾,本就愈发得心应手的赵祯不仅处理飞快,心情也跟着越来越好了。

在读到一首名《迎新春·嶰管·变青律》的新词时,赵祯不禁眼前一亮。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

这明暗交替,直写帝京新春和暖,晴朗宜人,衣锦飘香,安乐富足的佳节之欢的笔力,可谓老练而从容,乍读便知是位底蕴十足,以铺叙见长的妙词人。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描述过欢声和气,一派太平的盛景后,笔者却一改写景时的偶疏偶密,用典时的结合时宜,而是情不自禁地带出忧绪来。

只见他静静阐述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到最末一句,隐约带出的‘永日思君君不归’的心酸,是真真写到朝盼夜盼,都还没能将人盼回来的赵祯心里去了。

是啊,面对帝京如此繁盛美景,怎就有人狠心得能在外流连忘返,始不见归呢?

赵祯翻至折首,赫然映着‘柳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