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连朝中百官,对这储君也颇为信服。

他如今发愁的是,这阵子的监国下来,太子的威信剧增,叫他这真真正正的皇帝,反倒有被人遗忘之势了。

但不论如何,赵祯都是他硕果仅存的血脉啊!

他顶多是无意提早交权,敲打渐有越俎代庖之势的赵祯一二,却断无废除太子的念头的。

这大好江山,不交予自己的骨肉继承,难道还得托于旁人之子么?

偏偏刘娥对身为他骨血的赵祯冷冷淡淡,却对八弟的郎君百般呵护,怎能不叫他多想?

赵恒心里油然生出几分疑虑和怨气来,不禁微眯了眯眼。

心里那颗怀疑的种子,到底是这么被悄然种下了。

怕不是正应了陆辞所说的那般,赵祯为他骨血,却非她血脉,谈何疼爱?

那要抚育的话,自然要选择更听她掌控的一个。

他不过是要唬赵祯一唬,但这妇人的私心,怕不是无子而寻求寄托、再求自保的那么简单了。

刘娥若是知晓,她为展慈母情怀的一番举动,直接导致反效果的话,定要不甘心地大呼冤枉。

在她看来,赵恒再怜爱她,也断无可能设身处地为她着想的。

当初抱养赵祯时,她年岁虽较千娇百媚的其他宫人要长上许多,但再渺茫,也并非无诞下自己亲生子嗣的希望。

之所以要将赵祯夺走,不过是作为一道并不紧要的保障罢了。

现她已过知天命之年,也早没了月信,自然彻底绝了诞下血脉的痴心妄想。再惧于对赵祯渐察真相、注定与她离心的压力,会将赵允初视作心尖尖上的一张保命牌,也就不足为奇了。

拿赵允初取代赵祯的太子之位、这等异想天开的念头,刘娥其实还真不曾有过。但以此刺激心软仁善的赵祯,再得陛下怜惜,末了再不济,也能为赵允初求个王侯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