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他只觉一股无可抵挡的巨力从背后袭来,犹如一堵塌倒的墙硬生生地砸到他身上般,完全来不及反应,已当场被压倒在地。

他彼时双手还抓着那小孩的腿,保护不得面部,于是是脸直接撞的地,本就不挺的鼻梁狠狠地磕到在地上,疼得他眼泪鼻血清涕混杂一片,横流不已。

狄青骑在他背上,还不忘将那半昏迷的孩童从他身上抢走,放到身边,才面沉如水地冲着要害处猛击几拳。

拐子可不知道,压在他身上的这瘦小子,发起狠来,可是个敢于野猪单打独斗的厉害角色。他原本还挣扎大骂着想起身,结果非但被狄青那瞧着轻飘飘的身架子压得动弹不得,还被接下来的几拳打得钻心的痛。

剧痛之下,他已是浑身冷汗,声音也发布出来,只恨不得原地打滚。

眨眼功夫就将这人制服后,狄青就地取材,冷静地将他腰带抽了,麻溜地把人双手捆在后头。

待他捆到一半了,陆辞才徐徐拨开目瞪口呆的人群,来到已变回一脸乖巧,抬眼等他吩咐的狄青跟前。

“还请诸位帮着往官衙跑一趟,这人多半是拐子,虽被舍弟制服,但定有同伙在附近等候,需尽快追查才是。”

向周边人简单解释了情况后,见有热心的动了,陆辞才好笑地转过头来,正要揶揄上刚才表现得无比凶悍勇猛的狄青几句,那昏昏沉沉的孩童就醒来了。

刚被解救出的孩童懵懵懂懂,浑然不知方才发生了什么,对旁边这痛得浑身似只虾米般躬起的陌生汉子不敢多看,更不敢瞧面无表情的狄青。

他可怜巴巴地噙着眼泪,忐忑地以目光四处梭巡一周,很快锁定了求助的目标。

于是就在众目睽睽下,笨拙地站起身来,跌跌撞撞地走上前去,毫不迟疑地抱住模样最好看、气质最温和的人的腿不放,放心地哇哇大哭起来。

狄青:“……”

这小崽子脸皮忒厚!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东京梦华录》载汴京的傩俗:“自入此月(十二日),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梦粱录》亦载杭州傩俗:“自此入月(腊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陈元靓《岁时广记》也载:“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儿女形,或施于门楣,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

更能体现宋代傩仪世俗化嬗变的表现,是傩面具的玩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