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几天前,她忽以赵恒的早夭长子托梦为由,提出将官家异母兄弟,也就是王府一度失火、殃及宫中的八大王赵元俨之子赵允初养于宫中。

她的心思,随此已是昭然若揭的了:明摆着是要以此威胁太子,他虽为官家唯一血脉,却也不是不可被取而代之的。

这一堪称荒谬的提议,也不知为何,竟当真得了赵恒的欣然首肯。

听得赵允初被人接入宫中,由刘圣人抚养,且经了官家应允时……

赵祯的脑海中,当场就被不可置信的情绪,所震得一片空白。

首辅寇准和和次辅李迪,向来是坚定不移的太子一派,此时当然是激烈反对。

其他朝臣虽知此事极其不妥,然官家一意孤行,他们只不支持,却不愿触霉头。

寇准却没那么多顾忌,看出将要被养在宫中的赵允初以后会对赵祯造成的强大威胁后,更是暴跳如雷,差点指着赵恒的鼻子骂起来了。

若不是赵恒行事荒唐,鬼迷心窍地听信一贪权妇人之言,又怎么会任其做出威胁自身骨血的事来!

这下可好,原就有些敏感多疑的赵恒即刻捉了他这回发作时的不敬,要将他罢相。

若非赵祯奋力求情,李迪也挺身作保,寇准怕是真要被撵出京出做地方官了。

即便如此,他也被贬作三辅中的末辅,李迪被提为首辅,然而接下来叫寇准难以心平气和的是,余怒未消的官家明摆着要膈应他,故意将丁谓一举提做了次辅 ……

事发突然,好不容易保下寇准的赵祯已是身心俱疲,面对爹爹不时插手、搅乱浑水、变得人心惶惶、议论纷纷的朝廷,也很快失去了掌控。

他思来想去,唯有向心底最信任的陆辞,寄出了这么一封堪称语无伦次的求助信。

一来是事态紧急,二来是心中茫然,三是不知周边是否有爹爹和圣人的眼线……赵祯并不敢在信中多写,只设法将重点尽量勾出,就派人加急送走了。

与赵祯平时那受严谨性子影响,工整得近乎刻板的字迹相比,这封信里的文字潦草凌乱,仅凭这点,陆辞已能清晰勾勒出赵祯面临剧变,恍然不知所措的痛苦了。

陆辞将信反复读了五六遍,确定并无遗漏后,便将信投入火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