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对这送上门来的把柄,苏嵩自然不会放过。

他当机立断,直接扣押下了三个包裹,截住了要告予陆辞知晓的吏人,回房之后,大笔挥毫,很快就写就了一封弹劾折子。

想到力挺陆辞的那一干北人,以及素来对其恩宠有加的皇帝,苏嵩顿觉这还不够保险,索性派人将这三个只一掂量,就觉重量不轻的罪证,连同他的控词一起,送去御史台了。

台官若上任百日无所弹劾,就得撤职罚款。对些正发愁的台官而言,苏嵩这一手,就无疑是阵及时雨了。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北地出身的官吏,都会如寇准那般直恨不得将陆辞视作自家子侄一样扶持爱护的。

对这年纪轻轻,就已得了无数寒窗苦读的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恩宠和荣光的新科状元,多的是人嫉妒不屑。

盼着陆辞栽跟头,倒大霉,自是大有人在的。

于是翌日早朝时,集贤校理陆辞公然收受地方官吏贿赂的弹劾,就摆在了官家赵恒面前。

赵恒因再次彻夜修仙,此时还有些睡眼惺忪,正偷摸着打哈欠,就被这一道弹劾给震醒了。

“陆辞?”

“你所说的,”赵恒难掩怀疑道:“当真是那位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陆辞?”

距离寇准据理力争,在朝中大呼小叫着要把陆辞这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塞入前途无量的馆阁之中,才过去了一个月不到吧?

尽管对寇准的一些言行意见不小,但在陆辞身上,官家倒是与其很难得地意见一致。

因此寇准在前面冲锋陷阵,为陆辞争取,吸引尽了炮火时,官家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陆辞来了个免试提拔入阁。

仅一个月,就出事了?

对陆辞印象一致极好的赵恒,听闻此事的头个反应,就是怀疑。

然那台官却丝毫无惧,昂首挺胸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