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只是她现在有的,系统空间的东西实在不好出手,而系统空间之外的东西,又拿不出手,便只能连连道谢。

这倒是让彭夫子不好意思起来。

临走时,彭夫子叮嘱徐絮:‘莫要有太大压力……’

……

乡试科考开始前,徐絮带着徐母一起往乡试考试的地方过去,果真在彭夫子的同窗家里有了留宿之地。

这同窗也客气,半点不提书院之事,甚至还提点了徐絮几句。

只是话里话外,还是让徐絮选择一门专精,若是不能,即便高中,对后续仕途也会有影响。

对于这一点,徐絮自然很难同意,倒不是她不愿意,只是她的学习空间里的老师,个个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她是打从心底觉得这些老师说的都很有道理,让她选择一门,那就是让她放弃其他的老师,她是万万做不到的。

不过面对这位彭夫子的同窗,徐絮并没有再提到当初与彭夫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些话,只是点头应是,却不再多说。

……

深夜,徐絮出门上了个茅房,路过彭夫子同窗家亮着烛光的门口时,听到里面传出的对话。

‘怕是不行,如今这位主考,并不喜左右逢源之人,为人坚毅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

‘我是不懂你们的想法,只是没想到学识居然也有差。’

‘自然,自古以来,朝堂政策变化繁多,即便是如今的朝堂,也是争论不断,主考者带着天子之令,自然会选择偏向自身的考生,那孩子年纪轻轻便能考中秀才,确实天资过人,性格却执拗幼稚,不过想想也是,还是小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