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404节 方族、公卿、异端

“【刀】主东方,【枪】主西方,【弓】主南方,【剑】主北方,【扇】主中方,昊凌驾五方”。

【刃族】是【衍星】对【兵器族】的蔑称,【兵器族】则来自【地蓝星】的称呼,真正的称呼是“方族”。

“昊”在【兵器文明】中没有明确的指向,赵君宗推测“昊”就是【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

“凤凰、龙、神、巫、魔、妖”,是被【仙】汲取的六个星球,而【仙】汲取六个星球是炼制【仙器】,即【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

炼制时打入七道【仙意】,使【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拥有【智能】,可执行【仙】的指令,【大数据】就是参照【太上】炼制而成的。

遵照【仙】的指令,【太上】炼制出五把【兵器】,【仙】将其命名为“刀、枪、弓、剑、扇”,如此【兵器】始祖就出现了。

但【仙】的概念,是【王侯无双】游戏中出现的,【兵器文明】中从未有过对【仙】的描述,就连对“昊”的描述也朦朦胧胧。

注册完登录【王侯无双】游戏时,会看到一名身披铠甲,手执武器的魁梧汉子,仰首咆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话音未落定,光芒一闪而逝,大好头颅冲天而起,落地翻滚时,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有种”。

此声“有种”并非对无首尸体说的,是对“宁有种乎”的回答。

【王侯无双】是参照【兵器文明】的背景、历史、设定等等,但与真正的【兵器文明】是有差异的,不能完全以【王侯无双】的信息,去对应【兵器文明】。

“王侯将相,皆有种”,即是“昊种”。

“昊”是统称,蕴藏“有序、庞大、合法、范围”等等的“信息量”。

与【炁皇】有极多相似之处,【炁皇】是“楔字雕像”形状,“昊”则就是无色无形的“气”,或者说是【信息量】。

【炁皇】通过“指令”完成的数量,获得有序、正确的“信息量”,融合“资源”,为赵君宗增益。

“昊”则是通过降临方式,分解自身,诞生“尘缘”,【信息量】越充沛、有序,则【尘缘】寸数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王”天生9寸【尘缘】,公爵则是8寸、伯爵为7寸、侯爵为6寸,子爵为5寸,男爵为4寸,士为3寸,民为2寸,庶为1寸,不足寸皆为“夷”。

“天生”拥有“昊种”,也就直接获得“封邑”。

“封邑”却不是现实的土地,而是【幕府】,也就是,只需天生【3寸尘缘】,就直接是【兵潮·幕府】层次。

而这,就是“王侯将相,皆有种”。

赵君宗之前威慑的是【世界碑】,招致【仙上】的驱逐及禁入,而“方族”却并没有介入。反之,他欺诈【方族】,【世界碑】、【仙上】同样无视。

但他欺诈的都是聚落,若是“封邑”,则必然有【幕府】存在,就算只是【士】的幕府,也是会悍然出击的。

而一旦激怒“王”,且不提是什么层次,单是“王”能够召集所有“诸侯”,不计其数“幕府”集结,赵君宗也是要避一避的。

但“方族”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其消耗的是“士气”,“士气”并不是能量,“方族”固然是【兵潮】层次,却没有【意志篇章】。

所谓的【意勇】也不是【士气】制造出来的,而是民与庶的,这就意味着,若是需要更多的民庶,就要不断进行“战争与祭祀”。

战争可以掠夺对方的民庶,也可要求“公卿”支付赎金,无法支付赎金的“公卿”,就沦为附庸,为战胜者效力,直到赚够赎金为止,或者得到释放。

“祭祀”则是获得“昊”的降临,诞生更多的公卿民庶。

“封邑”就是【幕府】,【幕府】真正的位置是在【虚暗】,也就意味着很难找到,有种的“方族”交流。

这也是赵君宗游历数百个世界,从未与“方族”有过接触的原因,或许他经过的地方存在“方族”,但他感知不到,也无法进入“封吧”。

而他所欺诈的“聚落”,虽然也是“方族”,却都是战败者。

战败的公卿在交不出赎金后,成为附庸,冲在战争前线,也就是“炮灰”,而由于“封邑”中没有【民庶】,“封邑”经不起几次战争消耗。

最终,“封邑”被攻破,瓜分,公卿除了【尘缘】外,一无所有,也就是失去了“昊种”。反倒是民庶就算战败被俘,也依然能被战胜者招募,

失去“昊种”的被统称“野方”,“野方”们拥有【谱牒、意识】,操着流利的“楔语”,但其实“方族”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楔语”,完全就是“昊种”的原因,尽管最后失去,但【意识、尘缘】并没有溃散,所有知识、信息都完整保留着。

野方们聚集在一起就是想恢复“封邑”,他们需要大量的祭祀“昊方”的贡品,一旦祭祀成功,“昊种”降临,他们就会可掠夺“昊种”。

这也是野方们为何都颇有些储备的原因,也是为何总是有野方上了赵君宗的当,“髓”类资源是不可缺的贡品之一。

游历【太上诸界】的危险之一,就是不知自己闯入的地域,是否存在“封邑”,而若是有“王”的存在,大概率会闯入“王邑”中。

“王邑”不是“王”的封邑,而是指所有的“封邑”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王国”。

【幕府】随时可以从【虚暗】,降临物质世界,这就意味着“游历者”,大概率直接被【幕府】困在其中。

而若是游历的规模很大,也就是油水十足,恰巧进入“王邑”,那恭喜了,不交足赎金就沦为尸体。

脑中之所以会出现“方族”的信息,则是他无意中踏入“封邑”,只是他踏入的是“封邑”战场。

“方族”是一直维持【兵器】形状的,尽管在形状上风格各异,但只要不化形就是“方族”,一旦化形则就是“夷”。

“夷”即是【尘缘】不足寸,且没有“昊种”的意思。

赵君宗在【方族】眼中也是“夷”,礼貌一点称为“人族”,厌恶的话就是“夷人”,衍族也不例外,称为“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