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一夜之间,观遍大缙王朝五百年兴衰史,对常人而言,恐怕脑中早就不堪重负了,但那不是夏生。

此时的他双目清明,脑中正在飞速计算、分析着,试图从这些史书的记载中,找到他想要找到的东西。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即便此刻夏生手里面所拿的,乃是理论上最客观、最公正的史册,但他同样明白一个道理,史书,从来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

夏生坚信,一定还有太多他看不到的真相,早就被人为掩埋在了历史的深渊中,永世见不得光明。

不过片刻之间,夏生已经理出了一些头绪,选出了四件最值得他去注意的事情。

比如说,太祖皇帝执政初期,对竹林七贤所举起的屠刀,是不是真的将他们都赶尽杀绝了?有没有幸存者?如果有,夏生又该去哪里寻找这些昔日的兄弟们呢?

五百年过去了,就算故人已辞,可他们的后人呢?

再比如,高宗皇帝之死,在夏生看来,也有很大的疑点,一位如此伟大的帝王殒落,即便真的是感染风寒而死的,可为何在史书上的记载竟只有寥寥数十字?

还有,关于承天门之变,从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件太子谋反案,可为何其余皇子也被牵扯了进去,更重要的是,在承天门之变后,缙仁帝为何要命人填平洛阳城外的所有活泉?

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最后,竹林七贤这个名号之所以能够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而不是用的竹林七逆之类的称呼,当然要得益于缙仁帝对他们的平反,可问题是,事情都过了三四百年了,缙仁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甚至不惜以此狠狠地扇了自己祖辈一个响亮的耳光!

这四个问题,除了高宗皇帝之死的迷局之外,其他三个,可以说都是与夏生息息相关的,不论如何,他也必须要查出其中内情。

当然,这件事情急不来,而且需得谨慎为之,否则一着不慎,行差踏错,便是满盘皆输,万劫不复。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夏生已经从这些纷繁冗杂的史料中,找到了那最至关重要的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