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警察们又问了一大堆问题,但都没有从孙立恩的嘴里得到有用的答案。他们两个人只能无奈的结束了这次询问。并且再次向孙立恩确认了一下张俊义的情况“他现在还不能接受询问?”

“他现在还在生死边缘呢。”孙立恩无奈的解释道,“我们现在费尽心思,也不一定能把人救回来。”

两名警察像是没听懂孙立恩在说什么似的继续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向他提问?”

“同志啊……”孙立恩气的差点没说出话来,“那个人能不能活下来还不一定呢!”

“那就救活他!”警察同志一挥手,“这个受害人的口供很重要,一定要把他救活!”

孙立恩实在忍不了住了,他捂着脸说道,“这种重伤员很难说恢复的怎么样,为了给他做手术,我们医院七位主任联台做了八个多小时手术……我们会尽力,但真的不敢保证能把人就下来。”

“这我不管,你们是医生,这是你们分内的工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时间查案查到有些神志不清,面前的这位警察同志居然开始不讲道理了起来,还好后半句倒是稍微正常了一点。“我们可以请求上级援助,从首都请专家会诊也是可以的。”

第二百三十章 社畜

今天实在是走背字走的厉害。孙立恩回到了自己的诊室之后,花了好一阵子才从那两位警察同志以及那个过度紧张的母亲所带来的郁闷感中解脱出来。

接下来的门诊相对比较轻松,大部分病人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扭伤、发烧、腹痛。反正四院急诊的流程相当完善,胸痛和脑卒中这种需要快速反应的疾病也不至于把病人送到孙立恩的急诊门诊来处理。

急门诊是处理那些并不危重的四级和三级病人的主要渠道。而这种部门一般会在急诊大量涌入病人的时候才忙碌起来——比如门诊并不上班的周末,或者已经下班之后的时间。像是今天这种平常工作日的上班时间,孙立恩的事情真的不算太多。

“对的,您回去之后按时吃药,然后比平时多些喝水就行了。”送走了一位发热门诊转过来的普通流感病人之后,孙立恩重新晃了晃自己的脑袋,在电脑上按下了按钮,等待着下一名病人进入诊室。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二十分,白领们和门诊医生都下班了。一般这个时间段开始,孙立恩就能在自己的诊室里见到不少穿着职业装的年轻人——这都是刚刚下班的打工人。

从医几年,孙立恩逐渐有了一种感受。现代的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和那些已经退休而且不愿意来医院的老人家差不多。身体有不适,他们的第一反应永远都不是来医院。老年人会选择扛一扛或者来点偏方乃至于经验性服药,而年轻人嘛……他们选择扛一扛然后再扛一扛,实在扛不住了可能会去问问压根就不认识的网友或者干脆百度。

996的社畜们哪里有时间来医院啊?请假都请不出来,平时自己的休息时间那么宝贵,怎么能用在看病这种事情上呢?

而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着一点更深层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