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瓦解了四层肌肉的保护,接下来就能看到腹膜和大网膜了。

腹膜是一层表面薄而光滑,内呈半透明装的浆膜。这一层结构由于有7~11对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和腰神经支配,因此对痛觉和其他感觉非常敏感。一旦腹内出现某些严重炎症和气管穿孔等症状,炎性物质和刺激会令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具体表现为腹部的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腹膜下方的大网膜则看起来像是有些发黄的零散脂肪层。成年人的大网膜绝大多数时候都和腹膜愈合在一起。而这层韧带结构则是专门用于固定胃肠道在人体内的相对位置,并且还执行着腹腔内的免疫防御作用——大网膜内富含脂肪和吞噬细胞,是腹部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离开腹膜和大网膜后,术野就进展到了肠道部分。从这里开始,肝胆外科的医生们大概也就对张俊义的肝破裂有了大概的一个认知。

“出血量很大,这最少有个800毫升。”主刀的肝胆外科医生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让一旁的胡佳帮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示意一旁的助手们把手里的牵拉器拉的更开一些,同时还询问起了一旁的输血医师,“备血够不够?要不要上血液回收?”

“能用自体的就最好用自体的。”输血科的医生推来了自体血液回收机,并且把机器放在了一个不怎么妨碍外科医生们工作的位置。“不过他这个出血量可不小,得加一部分血小板和新鲜血液。”

自体血液回收机是一种在手术中减少输血量的重要工具。虽然由于国内输血科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自体血液回收机的应用难以全面铺开,但这仍然是一种解决血库备血不足的重要手段。

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原本只是需要丢弃的医疗废弃物而已。解决出血在自体血液回收机出现以前只有两种方案——减少出血或者输入异体血产品。

减少出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一部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但对于肝脾破裂这种腹腔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这一策略意义甚微。而异体输血则受限于整个医疗系统的共同难题——无偿献血量不足。

无偿献血是一种高贵的爱心捐助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出现卖血、无序采血等现象的发生,但我们必须承认,无偿献血难以完全覆盖医院的用血需求。

尤其是在出现了肝脾破裂等严重出血急诊病人的时候,这一矛盾就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果单纯使用异体血,仅以张俊义为例,他所需要的输血总量最少也得3000。这是8名无偿献血者在一个献血周期内能献出的所有献血。

按照现在四院输血科的规定,abo和ab四种血型按照25:25:4:1的比例储备。各个血型的最低库存要求为5u,并且要求安全储血量必须为一周用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四院的输血科从来就没有这么富裕过。哪怕和省血液中心签订了供血联动合同,四院的输血科也没见过5个单位的ab悬浮红细胞。储存量最大的o型悬浮红细胞也只有6个单位而已。

为了保证a型血的张俊义手术进行,四院的血液科咬牙切齿拿出了8个单位的a型血和6个单位的o型血——总计2800悬浮红细胞。这已经是四院目前保持最低储存条件的极限了。

这批悬浮红已经在术前加压输注了超过1300,要凭借剩下的1500完成手术,在没有自体血液回收机的情况下,这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以一般经验来估计,光一个肝脏破裂,从进入手术室到手术完成的这两个小时时间里,肝脏就得往外再报销个3000血液。剩下的血浆数量还不够损耗的一半,要是没有自体血液回收,那四院血液科的医生们就得跳上救护车,去省血液中心打劫血库了。

而有了这种耗资颇高,而且需要专门配以一名输血科医生和一名输血科技师才能运转的宝贝机器,这一部分的血液需求就顿时减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