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厉不厉害的回头再说。”孙立恩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他实在是觉得有点尴尬,“患者情况怎么样了?”

“心率还在上升,现在已经到135了。情况不太好。”谈到了正经事,几个原本还在笑的医生们顿时严肃了起来,“她的血压在下降,目前已经下降到了6585,血气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已经用了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液体复苏并且纠正酸中毒。不过感染进展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的多。”

“必须要考虑脓毒症了。”孙立恩皱着眉头,“影像科的医生怎么说?找到感染源了没有?”

脓毒症的对症治疗有四个重点,第一是准确了解患者疾病状况,也就是监测。但目前钱爱武还在急诊室里,并且即将转送到神外住院部去。这个时候,要上全套的监测设备有难度——等会转运的时候就不好搬动了。

第二则是早期液体复苏。对出现了血容量降低,组织器官低灌注状态的患者,越早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存活率也会越高。这一点徐有容等人已经做在了孙立恩前头。他们不光对患者进行了液体复苏,同时还正在纠正钱爱武的酸中毒。这为后面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平台。

第三点控制感染就比较麻烦了。由于细菌培养需要时间,孙立恩首先进行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已经是现在的医生们能做到的极限了。但这明显还不够,患者的感染实在进展太快。

要彻底扭转局面,现在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感染源,并且通过外科手段将其切除或者通过积极引流,缓解感染的进展速度。

“影像科那边没有给出具体的感染器官。”徐有容的回答很无奈,“影响结果我们几个也看过了,除了肠道水肿以外还有大量的皮下组织积气。想要凭ct找到感染源,难度很大。”

“那就先把人转到外科住院部去。”孙立恩做出了决定,“现在让人躺在这儿也没用。”

“你跟我们一起去?”徐有容迅速叫来了抢救室第一苦力担当护士小郭,在安排转运的同时向孙立恩提问道,“还是有其他的检查要做?”

孙立恩沉吟片刻,“你们先走,我给人打个电话就来。”

看着几个人跟床离开了抢救室,孙立恩拿着电话溜达到了没什么人的抢救大厅门口,给吴友谦打了个电话,“吴院长,老东西的识图功能能不能让我用一下?”

第十一章 结论

面对莫测的病情,孙立恩果断选择了场外求助。其实他最早的想法是请附属医学院的卫主任卫教授看一看片子,但想了想还是觉得因为这种事情,去拜托一个并不怎么熟悉的影像科大佬不太好。

自家院里的影像科搞不定,所以需要找学院里的影像科教授阅片,要做这种事情确实需要一点勇气。

但老东西就不一样了。六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孙立恩早就放弃了和老东西比拼阅片能力的念头。装备有上百张tes v100运算加速卡的老东西能在五分钟内识别超过两千张ct图像,并且对图像内的病变区域和病变类型进行辨别,准确率高达97以上。而作为对比组,五名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五分钟一共能辨别一百张左右的ct图像,准确率只有大概9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