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急诊情况下要做这个手术,我们真的没有把握。”四院的医生别的都还好说,反正有宋院长在,为了治病救人只要手段和目的不出问题,他们什么都敢干。但胆大包天的前提是心细如发,目前值班的二线医生必须明确向老院长提出困难,“如果等不及了,我可以上。其实胃底静脉出血,用胃镜套扎的效果不是也挺好么?”

“患者有dic前兆,胃镜套扎的止血强度不够。”吴友谦院长当然知道胃镜下套扎更简单方便,但是患者已经出现了出血征兆,在这个条件下采取止血强度相对较低的套扎无异于饮鸩止渴。更何况严重出血和肾功能障碍这两条,也是胃镜下静脉套扎术的禁忌症。

“我已经打电话叫熊主任来了。他还有十分钟就到。”手术室外,宋文按下了通话器,对着介入室内的众人说道,“吴老师,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吧,熊主任很快就到。”

第二百一十五章 熊初墨主任

熊主任急匆匆的赶到了四院。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换好了衣服,冲到介入室里,“什么情况……吴院长?!”他被突然出现在自家地盘的老院长吓了一跳。

“我是带组来支援的。”吴友谦院长大概解释了一下自己会突然出现在四院的原因后指了指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这是个鼠疫患者,有dic前兆,目前有严重的胃底静脉出血。因为有dic前兆,所以不能用胃镜下止血剂或者套扎,只能用介入栓塞胃底静脉。”

这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挑战,不过熊初墨主任本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看了看患者之前准备过程中进行的血管造影资料,沉思了片刻后点了点头,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有点冒险,但是值得一试。”

像是介入科或者影像科这种技术型科室,科主任的年纪一般都不会太大。熊主任大概是整个四院里年龄最小的主任——如果孙立恩这种被戏称为“主任”的家伙不算数的话,比周军还小两岁的熊主任的确是全四院里最年轻的主任。

“那就辛苦你一下,尽快做。”听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吴友谦松了口气。如果熊初墨搞不定这个胃底静脉栓塞,那能够选择的方法就只剩下了硬着头皮上套扎,或者干脆对患者进行胃切除手术。但套扎仍然无法避免之后的出血,胃切除则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不管哪个都是饮鸩止渴的办法。

现在的这个条件下,只有栓塞,才能救命。

……

……

……

由于静脉瓣的影响,和静脉有关的介入手术并不能像是动脉介入手术一样,从四肢开始入针,因此一开始的操作难度就要比动脉介入更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静脉普遍比动脉要粗,而且内部压力也没有动脉那么巨大,只要能顺利入针,至少后续的麻烦会稍微少那么一点。

“门脉左右主支通畅,没有栓子和海绵样病变。”熊主任重新确认了一下b超的观察结果,倒不是他不信任自己部门里的其他医生,只是这种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检查再确认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坏处。“dsa开启,准备摄影。”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器的透视下,22g千叶针通过右腋中线穿刺扎进了候慧英的侧腹部,继续向下进入约六公分的深度后,千叶针刺中了候慧英的肝内门静脉右支。利用千叶针穿刺所建立的通道,熊主任慢慢的将手中的0035英寸导丝,送入了候慧英的肠系膜上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