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页

因为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只是等待实验结束就可以了。

当实验进行的时候,赵奕甚至没有去指挥中心,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着工作人员把结果提交上来。

三次实验进行很快。

当天上午九点钟,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实验的光功率强度设定,比上一次稍稍增强了一些,结果还是引起了爆炸。

之后,十一点,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然后是下午两点,进行了最后一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结束的时候,简单查看就知道,肯定是有了大收获,因为实验只发生了极为微弱的传送,好多的检测装置,甚至都没有检测到粒子,只有中间几个检测装置,检测到微弱的粒子反应。

这就是找到了非常接近平衡点的光强功率。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时间,就是不断的对三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尤其是最后一次实验的数据非常关键。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物质传送实验组得出了一个数值,代表了光子和覆盖空间区域面积的比关系,被命名为‘临界k值’,k值的范围为‘6328-6330’,阈值涵盖的区域已经非常小。

在实验全部结束以后,物质传送实验组召开了大型会议,好多大型团队代表、顶尖的科学家以及实验负责人等参加,赵奕作为实验组负责人之一,定下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接下来,我们的实验会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研究如何增加物质传送的比率。”

“从物质传送的发现,一直到现在,最高传送比率是固定的,没有任何变化,但我和一起工作的同事们都确信,一定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物质传送的比率,甚至让比率变成百分百。”

“另一个工作,就是继续现在的实验,围绕k值,要把k值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的缩小,要精细到,以取值范围内的任何数字为基础进行实验,发生传送的粒子数字,都可以忽略不计。”

赵奕说的内容并不多,但每一句话都非常关键。

在他全部说完了以后,会场就响起了热议声,好多科学家都讨论起来,他们对‘k值’的研究,兴趣并不是那么太大,因为已经参与过类似的实验,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缩小范围,肯定会是个繁复的工作。

‘增加物传送比率’,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是赵奕所说,自从发现了物质传送以来,最高传送比例一直是百分之六十多,从来就没有提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