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页

这时候,不能说飞船绝对的安全,但不出现大的故障或意外,回到地球还是没有问题的。

从火星到达地球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次太空穿梭,只要z波卫星装置没有问题,太空穿梭也就不会出现问题。

哪怕真正出现了问题,飞船没有能够完成太空穿梭,并把剩余的固体材料全部消耗掉,飞船也可以脱离火星,依靠传输太阳能动力,慢慢的飞回地球。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只要飞船和上面的人员安全,花费的时间长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漫漫的宇宙中,还是存在很多危险的,但飞船的性能很强,而太空发生撞击事件的概率很小,哪怕有可能发生撞击事件,飞船也是可以手动控制的。

所以最主要的风险,还是集中在飞船部件故障上。

飞船的各个部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能源系统,也就是树叶状的光能接收转化器。

光能接收转化器,最有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就是树叶状的单晶硅薄片,飞船上装载了一些替代的薄片,有太多单晶硅薄片出现问题,就需要宇航员出仓进行更换操作。

这个过程存在很大的风险。

另外,光能接收转化器的空间链接装置,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工程师林生了,空间链接装置是处在飞船的内部,林生有能力修理链接装置的故障,甚至可以手动去更换主面板的光束设备。

飞船其他的装置出问题的概率并不大,即便是出现问题,内部也可以进行修理。

只要有足够的能源,飞船就能够慢慢的返回地球。

相对于火星-1飞船来说,航天局和奕星公司更在意的是几个宇航员,人员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这并不是以人为本或者道德约束、人道主义的说法。

因为已经拥有了相应的制造技术,损失了飞船也只是损失一部分钱而已,即便飞船返回了地球,还要经过详细的检测、修理,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辐射清理,才能重新投入到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