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页

哪怕是正在建造的第二座聚能卫星,卫星都还没有发射,传输的能源已经‘分配’完毕。

奕星内部讨论会上,赵奕提出了这个问题。

有人马上说出了解决方法,“我们需要制造更多的聚能卫星,以现在传输的光能来看,未来最少需要二十座以上,如果用途增加,甚至需要发射百座以上。”

这还是低估了!

参加会议的好多人心里做了个计算,就知道聚能卫星的数量,根本就是越多越好,而且不管发射了多少,也不不可能满足需求。

现在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小型太空飞船,高功率z波卫星,当然也少不了‘无底洞’的无限动力汽车。

有更多的聚能卫星,就能制造更多的无限动力汽车。

无限动力汽车是必须要制造的,因为汽车的制造能带来源源不断的高利润。

最少短期内,他们离不开无限动力汽车带来的利润。

除非是有一天,一口气连续发射很多的聚能卫星,光能传输出现了大量的剩余,才会考虑换一种更简单的赚钱方式,比如,直接售卖光能接收转化器,或者是把一部分的传输能源,直接‘租赁’给其他汽车厂商。

这还只是奕星公司方面。

上级部门对聚能卫星、空间光能传输技术也非常的感兴趣,并希望从奕星手里购买一部分传输光能,也不能说是‘购买’,而是希望使用奕星的技术,直接制造发射聚能卫星,以便未来给宇宙飞船提供辅助能源。

等等。

还是那句话,聚能卫星制造的再多也不够用。

奕星内部讨论未来发展,重点就在聚能卫星上,另外也包括其他方面,无限动力公司的发展,主要是大量的投入,来扩大服务产业链。

公司拟定的方案是收购一家专业的服务公司,来为无限动力汽车提供后续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