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页

两个月后。

办公室里堆满了复杂的数学手稿,赵奕、爱德华·威腾以及张祁灿的研究,也终于有了进展。

他们发现,空间最好的理解方式,是一种早已有过的猜想——

“空间是三维的,质量点是高维的产物!”

“能量,不限维度!”

“空间链接技术,就是建立超过三维的通道,才能够跨越距离的障碍,把不被维度约束的粒子传输过去。”

“如果理论、技术继续提升,达成可以建立和质量点同一维度的信道,也可以进行物质的传输,只不过需求非常高,暂时无法去理解、讨论。”

“同时,空间链接可以看做是一种‘单向的共享’,共享理论上的最高效率是百分之五十。这是一个无法达成的极限值。”

“无论如何改进技术、建立通道,能量传输效率都不会达到百分之五十!”

第631章 无限能源动力汽车!

维度,非常复杂。

空间是几维构造,物质是几维构造,就算做出再多的数学解析,也根本是无法证实出来的。

从逻辑上来说,就只能找到一种符合现有科学发现,不和已发现的科学规律,产生无法妥协冲突的理解方式。

所以赵奕、爱德华·威腾以及张祁灿的工作,并不是要证明空间具体有多少个维度,而是找出一种符合科学发现的理解方式。

最终他们得到的结果是,空间要以三维的方式去理解,对应的质量点、物质则是更高维度,同时,能量受到维度的限制,可以在多种维度中自由穿行。

几年前,赵奕和爱德华·威腾一起的研究,发表过一篇有关质量点的理论论述,认为质量点是高维产物,以此来说明三维空间无法装下‘高维’物质,来解释空间挤压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