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页

短时间还是内部使用,等技术真正成熟以后,才可能会考虑发展到民用领域。

于是实验组就分出了几个人,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制造,第二台大型的z波发生器,专门用于研究压缩材料。

实验组变动不大,就只是派出几个人去帮忙、讲解而已。

阮文烨就是外派的领队,类似对外的工作,都是阮文烨来负责的,他暂时就离开了理论组。

不过阮文烨的离开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实验组的核心,还是赵奕、张祁灿等有限的人,后来加入的高能所、科学院的数学物理专家们,也对z波理论有了深入的理解,阮文烨的能力水平相对就平庸不少了。

之后高层部门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都是讨论z波实验组、材料技术,还提到过太空飞船计划,但太空飞船计划并没有太多的讨论,主要原因是有两个,一个是太空飞船计划太过于庞大,牵扯的技术太多太多,庞大的研发计划,资金调动都是个问题,肯定是要一步步稳定推进的。

第二就是,太空飞船计划还缺少核心技术——

核聚变装置。

现在的核聚变装置研发,技术、设计已经不存在问题,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材料,尤其和内部反应接触的部分,以及输出端的部分,材料都是不合格的,根本无法长期承受高温、高压、高辐射环境。

如果材料的性能不达标,核聚变装置就无法一直运行。

陈泽书一直为材料问题头疼,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被邀请参加个高层部门会议,会得到这样一个信息,“阮教授,你会上说的那个镍铁合金,熔点超过一万摄氏度,是真的吗?”

这个数据太惊人了。

阮文烨到会议上很平淡的对材料进行了介绍,顿时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震惊。

熔点一万摄氏度,什么概念?

哪怕熔点最高的合金,也只刚超过四千摄氏度,研究表明地球的核心温度,也不过四千到七千摄氏度,太阳表面则是五千五百摄氏度。

这些数据和一万摄氏度,显然是存在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