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页

高频率的实验和研究目的有关,他希望能利用连续的实验,找出粒子吸收能量抵抗空间吸收的‘临界值’。

在五倍左右的压缩效果下,超导材料在进入超导状态后,就无法被检测到拥有反重力特性,超导反重力实验没有任何结果。

这肯定和粒子吸收能量存在直接关系。

那么就可以继续深入思考,超导材料表现出这种特性,是否和被压缩的倍率有关呢?

压缩五倍倍率,就无法显出超导反重力的特性。

三倍呢?

两倍呢?

或者只有零点几倍的粒子,是否也会完全抵抗空间吸收?

赵奕召集了理论组核心成员,谈起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无法确定,五倍倍率的超导材料,进入超导状态时,是否完全不具有反重力特性。”

“因为还存在一种可能,材料拥有极为微小的反重力特性,只不过我们的实验强度不够,根本无法检测到。”

这确实是一种可能。

有些数据是呈现幂数级降低,幂数级降低和指数级增长截然相反,高倍率的降低速度,也导致数据降低到一定程度,实验就无法检测到。

超导材料的反重力特性,也可能会拥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压缩两倍倍率,只具有百分之三的反重力特性。

而压缩五倍倍率,也许反重力特性只剩下百分之零点三或者更低,实验就根本无法检测出来。

那么进行一系列不同倍率的压缩超导材料实验,就非常有必要了,实验组需要做的是,得到不同压缩倍率的实验,看看低倍率的超导材料,是否能检测到反重力特性,同时也研究压缩倍率和体现出反重力特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