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页

他发散起了想象力。

这些确实是可能发生的,多维空间的质量点表达构造出来,仅一步就可以联系量子物理,再继续进行‘粒子核心的数学构造’,把粒子的边界理论,和弦理论结合在一起,并且一起进行了拓展。

如果继续研究下来,肯定会牵扯到量子物理的内容,就能以基础的理论,推导出一些现象。

比如,粒子对撞。

粒子对撞会发生什么呢?会检测出什么呢?高强度的粒子对撞,会在什么位置发现新东西呢?

等等。

这些都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研究出来,当然前提是,他们所构造的内容是正确的。

但不管怎么说,能继续研究让构造出的数学,可以被现实的实验证明,而不是单纯只是数学,也是个巨大的突破了。

赵奕也非常的兴奋,但他的兴奋和爱德华·威腾不同,他是从研究中找到了破解空间的灵感。

这个问题的核心依旧是质量点,他把质量点看做是‘能量针对空间吸收’的抵抗方式。

当构造出了质量点的多维形态表态,再结合神灵的密码以及完成的空间阻隔数学体系,他就可以推导发生空间阻隔效应时,质量点的‘形态变换’,并以此来完成光子产生‘空间阻隔’效果的形态。

这个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他会知道光子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最大化的建立空间阻隔区域,什么情况下会激活空间罩开启。

等等。

在解析了质量点表达好,能推导出的内容太多了。

这会是理论的完善,也会成为技术的巨大提升。

“也许能大大缩小反重力装置,并且增强效果,同时也能实现,让空间罩随时随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