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页

赵奕顺着想了一下,也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光线、电磁波都被隔断,用在隐形上确实很厉害,建造出来的空中堡垒,岂不是无法被探测、无法被锁定,直接就‘隐身’了?

张祁灿则是问道,“赵院士,从实验来看,就是说损失的能量被空间吸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空间能量隔层,这是积累形成,还是能量达到临界值形成的?”

他提出了个专业性问题。

赵奕赞赏的点头道,“这还需要实验来验证。不过我个人推断,应该和积累、临界值都有关系,但临界值的作用更大一些。”

“就像是海低的熔岩,表面上的高温总能让一部分海水蒸发形成气泡,如果是持续低温,就不可能有作用,或者一瞬间的高温,热量可能会大量流失。”

“但是,我们运气很好,也许我们的装置提供的能量,刚好到形成隔层的临界线,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慢慢积累就形成了隔层。”

赵奕说的有些东西,他也是不确定的,还需要后续实验来验证,暂时只能做推断。

董利华马上道,“那我们马上准备下一个实验,赵院士,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组全力配合!”

这是大发现啊!

反重力组的普通工作人员还不知道消息,但实验过程中断电、光线模糊是很多人都看到的,实验后董利华、周桂芳等人的激动,都根本掩藏不住,组里也有了各种猜测。

他们还能从工作分配上,察觉到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才刚结束就准备下一个实验,而且比上次准备的更加充分,肯定是有了什么大发现。

赵奕和张祁灿没有离开反重力的实验基地,干脆就住下来等着进行下一个实验。

下一个实验是为了验证,是希望能让空间能量隔层持续更长时间,就必须把实验装置独立出来,不能和外部有任何联系。

实验的准备就是把动力系统,以及其他检测类设备,全都放置在实验装备内部固定,同时再根据需求添加一些检测装置。

反重力团队的技术人员,也一起研究实验检测方法以及安全性,争取实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意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