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页

项目研发谈判的事情,研究所肯定会争取最大利益,他做的只是让实验室准备进行相关研发。

这次艾立新参与进来。

赵奕负责电信号方面的工作,生物方面的实验工作,还是要其他人来负责,艾立新、朱琦入选,张薇、李明则做辅助的研究工作,选人方面也是和专业性有关的,艾立新、朱琦对于生物信号研究的把控更好一些,李明和张薇专业性相对就差一些。

医学技术研究惠及全人类,感觉还是很伟大的。

赵奕边做着相关的研究,也开始关心军方和航空集团,合作的‘反重力飞行器’研究。

‘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是以赵奕的光子反重力理论为基础的。

虽然赵奕并不负责相关的研究,但他也挂上了‘特殊技术顾问’,前期肯定要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否则‘反重力飞行器’根本没办法研究。

这方面的理论,想要看懂都很不错,就算理论全部提供了出去,说起来意义也不大。

难度,太高!

相关的理论只有最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才能完完全全的弄懂,‘反重力飞行器’的研发从理论出发,根本是不现实的。

这就好像是计算机技术。

赵奕掌握着最核心的操作系统,就必须要开发端口、平台,给其他人研究应用软件。

‘反重力飞行器’,无疑就是光子反重力的一种应用方式。

其实最初去做研究,谈反重力飞行器还是太早了,航空集团方面进行了内部会议,直接就拿出了最初的方案,就是先修建一个‘反重力平台’。

因为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非常高端、非常重要,集团负责人刘建昆直接和赵奕接洽,谈起了相关问题说道,“我们是准备先修建一个反重力平台,就是类似于你们做光子反重力实验的平台,但是相关的设计……”

刘建昆支支吾吾的说着,他是希望赵奕来帮忙设计,但赵奕只是特殊技术顾问,并没有担任什么‘设计师’职务,后来干脆说道,“这样吧,赵奕,不会向上级申请特殊经费,用于反重力平台的设计,五百万,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