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页

赵奕关心了一下样机组装问题,随后也投入到了工作中,查看送来的各个部件数据,对于制造出来的部件参数,有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也有利于之后正式进行调试。

自从wz-a1样机正式生产后,袁海涛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这边,每个运来的部件都会参与到检测中,他对于部件的性能、情况非常了解,另外,他的团队负责昆仑二号样机,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赵奕和袁海涛了解了部件运送、检测的情况,还请教了调试、运作的流程以及附带部件情况。

袁海涛讲解的非常详细,他非常期待调试工作。

现在他的职位比原来高,是样机组装、维护、调试的主负责人,是战鹰发动机组的‘二号人物’,放在昆仑发动机组,也就只是比张刚川的职位低。

赵奕主抓调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其他工作都下放给了其他人。

袁海涛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不过袁海涛期待调试工作,职位问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跟着赵奕工作有前途,而不像是在昆仑发动机组,负责个二号样机测试,做一大堆的数据分析、维护,却看不到完善发动机的希望。

袁海涛汇报过相关的工作后,也闲谈般问起了关心的事情,“赵院士……”

“怎么了?”

“你说,(调试工作)要持续多久?一直到装载到战机上……”

袁海涛指的是样机组建完毕,到第一阶段调试结束,装载到战机上做试飞测试的时间。

赵奕疑惑的问道,“战机?战鹰-1还没开建吧?”

“我是说最初的试飞。”袁海涛解释着,他说的是针对发动机的试飞测试,航空集团有一些专门用作实验的双发战机,进口的发动机也会上飞机做性能测试,因为是双发(两个发动机)战机,就算测试的发动机出现问题,也不会造成太大危险。

赵奕思考着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样机正常运转、排除大故障……这个应该很快吧?”

他再次想了想,说了个保守的数字,“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