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页

“也就是说,这一块钢材也许是在最开始添加的铬和钼,而不是最后,在制作的最初阶段,材料中就已经有这两种元素了。”

朱佑生听着抿抿嘴,问道,“你们是怎么确定的?”

“根据性质做推断,所以我说,‘也许’。”赵奕很认真地说道。

朱佑生听罢轻轻点头。

其他人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黄宏为开口说道,“全都是推断?推断,万一是错的呢?”

“这位是?”赵奕疑惑的看过去。

“黄宏为,黄院士!”朱佑生简单做了介绍,但语气非常的平淡,连一点点热情都没有。

赵奕还没有开口说什么,旁边合金材料部门的孙杰帮着做了解释,“黄院士,是这样的。我们做合金钢材的研究,任何办法都要试一试,制造方法上不可能有详细的理论支持。”

“如果一个方法是有理由的,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们都会去试一试。哪怕是没有理由,我们也要试一试。”

“对啊!”

马明伟直白道,“这不就是想办法造出来吗?能试试肯定要试试,要什么理论支持?搞材料和搞自动化是不一样的。”他说完对黄宏为道,“不过,黄院士,我觉得你还真该像赵奕请教一下,他可是计算机专家,自动化离不开计算机吧。”

黄宏为问了个话被几个人堵回去,就好像他完全成了外行人,干脆笑笑在旁边不说话了。

这时,张洪涛做完了实验走了过来,说起了刚才验证的数据,就和赵奕、朱佑生一起讨论起,可能的制造方法问题。

他们说的都非常专业。

大部分时候都是张洪涛和朱佑生再说,赵奕则只是在旁边听着,但他偶尔说上一句,总是能谈到最关键的地方,而且说的内容也很专业。

这让其他人感到非常惊讶,忍不住也想着,“原来赵奕还懂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