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页

“针对杆菌抗体的抗性?什么意思?”赵奕听到后眉头微皱。

张薇解释道,“韩辉主任和艾立新的研究,找到了一种能检测被抗体标记大肠杆菌的染色检测方法。我们对几个实验槽进行了检测,发现有一个实验槽中的大肠杆菌,被抗体标记的比例明显少。”

“我和李明教授分析,都认为应该是第四代的菌群,发生了某种变异,让它对抗体的标记产生了抗性。”

赵奕马上道,“等等,我去看看。”

第385章 医学能研究出个什么?

上一次赵奕查看李明和张薇的几个实验后,确定把确定在大肠杆菌的异化反应上,也就是研究大肠杆菌和抗体的反应,以及大肠杆菌被免疫系统消化的过程。

但是,近一个月时间里,小组的研究都没有任何进展。

平均每隔一、两天,赵奕也会跑一趟实验室,专门去看看实验,看看数据,确实是没有什么新发现,他的心态倒是也不错。

虽然说很长时间没有进展,但大部分研究都是这样的,别说是一个月、两个月,类似的研究一年没有进展,干脆最终被搁置也很正常。

但是小组还是希望有成果。

一则是药物开发的前景确实很好,是和药企直连合作的大项目,牵扯到很多的利益。

二则也因为对比。

韩辉、艾立新的小组,是围绕顶替人体免疫环境进行研究,成果出来一个又一个,已经把实验模拟人体环境,生产2cv—炳氢分子的成本,降低到了原始的三倍左右。

这个成果可以用‘斐然’来形容。

药企那边都对实验环境生产成本降低的成果很满意,因为同样的技术用在研发上,会降低很多实验经费的投入。

如果短时间找不到大批量生产2cv—炳氢分子的方法,降低实验生产成本也是一种替代选择,只是药物上市后售价会非常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