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页

张宏志根本没给自己审稿,就写了一大堆的评语,估计是看难度太高,就没仔细的去研究,但是……

这也确实说不过去。

正常来讲,被推荐审稿人是可以拒绝的,或者干脆就说工作忙推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概张宏志是觉得,做自己的审稿人很有面子?不做可惜了?

然后又不想仔细去研究?

“好吧!”

赵奕都感觉有些好笑,对他倒是没什么影响,但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关注,审稿人的点评也会跟着发布到全世界。

这种事情说起来没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就不太好了。

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一大套,没有实质性内容、花团锦簇的评语,若是再知道张宏志没有真正去审稿……

“这算不算是自己挖了个坑,自己往里面跳?”

“还不如不做审稿呢!”

赵奕仔细想了想,觉得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他只是投稿的时候,写了几个认识的数学、物理大佬做审稿人,被邀请的人也是可以拒绝的,张宏志没有拒绝还不认真审稿,出什么问题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

第二天就是院士投票的增选会议。

学部院士增选最后阶段,各个环节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密,从公示候选人材料,主席团会议审核资格,再到举行学部的内部会议,都是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的。

学部会议也不仅仅是院士增选,院士增选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每一年的学部会议还要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让几个有代表性成果的院士发言,但要说到实质内容,最重要的还是确定下一年的学部常务委员会人员名单,以及进行院士增选候选人投票。

在学部会议召开前,院士候选人还要参加学部常务委员会的资格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