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页

其实对撞机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好多国家都有修建的技术实力,但能掏出足够资金支持修建的几乎没有。

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

欧洲的粒子对撞机有几十个国家参与建造,让如此多的国家参与,最重要的是能分摊投资经费。

现在国内提议修建大型粒子对撞机,也是卡在资金投入方面,而不是需要什么技术支持。

这可不是几千万、几亿的投入,而是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投入。

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肯定不是有人建议就能通过的,都可以说集国家之力,投入到单一一个项目建造,说服国家肯下决心投入,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科学院物理系肯定是支持修建的,站在物理研究的角度,国内拥有自己的粒子对撞机,做研究都方便很多。

但仅仅是科学院物理系,乃至于国内物理圈子,所有学者、教授、专家一起上,都不可能说服上级,进行规模如此庞大的投入,自然要拉拢一些重量级人物。

现在张主任就致力于‘拉拢重量级人物’,来说服上级决定国内属于自己的粒子对撞机。

之前张主任去游说了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镇宁,结果被杨镇宁直接恁了回去。

杨镇宁的暴脾气也不太好,他不仅直接拒绝了张主任,还公开在媒体上说自己不支持建造对撞机,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个投入得不偿失!”

“动辄几百亿的资金,修建出来的对撞机,等于是给国外的物理研究做嫁衣!”

“国内的物理学家并不是很多,就算是我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把对撞机建造出来,到最后真正服务的却是那些外国的科学家,这是一种浪费。”

当然了。

这种事情是要分角度看的。

杨镇宁说的也不一定就对,支持建造对撞机的人,理由也是很充分的,比如,可以吸引优秀的物理学家来中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