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页

在单纯的数学理论研究领域,只有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的项目,几百万资金绝对能称之为‘超级大项目’了。

刘光佐对赵奕能接到这种项目,真是非常的羡慕嫉妒,单纯做研究能混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到了最顶级的程序。

他叹道,“如果不是你太年轻,以你的数学成果,都足够评个院士,甚至有机会获得国家的科学技术奖。”

“对了。”

刘光佐说着认真起来,“我估计今年,你就有机会拿到国家的科技奖项,最少是一个一等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赵奕疑惑道,“我倒是听过有国家的科技奖项,我是数学能获奖吗?”

刘光佐有些不确定,“应该是数学吧,也不一定,你的筛选法获奖的机会也很大。但原则上来说,每个人只能获得一个奖。”

赵奕继续问道,“为什么是自然科学奖?”

刘光佐点头解释道,“自然科学奖有一项评定标准是,论文发表刊物和专业著作的影响力,以这个评价标准来说,你的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都有希望能获奖,而且肯定是一等奖。而且……”

他说着语气都变得低沉,似乎是有些不情愿,又似乎充满了羡慕嫉妒,“即便是每个人每次只能获得一个奖项,但以你的成果来说,明年、后年,肯定都能获奖。”

这确实很让人嫉妒。

国家级别的奖项想到拿到,其实真说起来并不难,对于研究有一定成果的学者来说,都是有机会的,每一个奖项都有一等、二等之分,有的还有三等,拿到低级别的奖项并不难,还有一些部门做项目,也能集体拿到科技进步奖的。

赵奕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太多了,光是数学方面就有角谷猜想、三维震颤波形图,计算机有筛选法,物理上有新发现的粒子,单独拿出每一项,论起影响力来说,都足以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

刘光佐还是说的保守了。

正常的规则来说,赵奕什么都不做,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也都肯定能拿到国家级别的奖项,而且每次都会是高级别的奖项。

等汽车开进了燕华大学,赵奕还在和刘光佐说起,他继续问起了国家奖项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成果在上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