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

基博尔的分量还不足,他确实是量子物理的大佬,也是核子理事会的一员,但他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和平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不是正式参与到工作中。

另外,基博尔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核子组织中,只有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才能算作是真正有影响力的顶级人士。

……

赵奕很快撰写好了论文,并打印出来交给了基博尔,基博尔出门遛狗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熟人,顺手就把论文给了他。

那是谢尔登·格拉肖。

谢尔登·格拉肖,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但看起来比基博尔年轻的多,他在电弱理论、gi机制、大统一理论等方面,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凭借引入短程的中性流,推广由施温格提出的电弱理论,他和史蒂文·温伯格和阿卜杜勒·萨拉姆分享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十年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到现在影响力依然非常大,格拉肖是核子组织中参与研究工作的顶级人士之一,他带出来的学生都在一个个团队中担任核心角色。

这样一个物理学的顶级人物,却不是个很好接触的人,了解格拉肖的人都知道,他对学术的看法非常极端,可以用‘泾渭分明’来形容。

‘学术包容’,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比如,超弦理论。

格拉肖是超弦理论的怀疑者,因为其不能提供实验可检验的预言,他曾经试图阻止超弦理论家进入哈佛物理系,但是哈佛大学还是接受了超弦理论。

在哈佛大学做出决定后,格拉肖直接选择了辞职,并在十分钟后就接受采访,他表示说,“超弦是一门和无力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科,你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肿瘤’。”

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格拉肖对待学术的态度了。

只要格拉肖认为不存在、错误的东西,就会一直坚持认为是错误的,除非能够直接证明百分百正确,否则他就会坚持到底。

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