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

“另外,其中有很多论文,都和生物医学研究所有关,还有六篇论文都发表在同一个医学杂志上。”

“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其中有什么问题,但我想任何人看了这些数据,都会在心里发出一些疑问吧?”

第239章 我竟然对燕华大学这么重要?

《顶级数学家也是生物天才?》

这篇文章前面的内容,都是在叙述一个事情,也就是赵奕半年之内发表了太多的论文,说的其实也没有错误。

最后一句才是点题的,也是最蛊动人心的:“我们不能以此来断定其中有什么问题,但我想任何人看了这些数据,都会在心里发出一些疑问吧?”

“我们不能?”

“任何人都会产生疑问?”

在结合文章前面的内容后,所有看了文章的人都会产生疑问——

这些论文都是正常发表的吗?

发散思维才是最可怕的。

普通人的研究人员,半年之内,想要发表这么多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教授,几十年发表200篇论文,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数字了,把200篇论文分在30年,平均每一年发表七篇论文左右。

半年之内能发表如此多的论文,就肯定是领域内的超级天才,还是赶上了研究完结的高峰期,比如说刚做完了一个非常大的项目,或者是手下有好多研究人员、学生,做的项目非常多的那种带队做研究的人。

大部分看文章的人都是普通人,也就是并非研究人员的人,对于各种研究领域懂得并不多,他们不知道这些数据,也不会耐心的去查找资料,仔细去分析。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数据以后,马上就会惊讶的认为,“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