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事实上,怀尔斯绝不是受欢迎的那个,哪怕是在英国本土,他都不太受同行欢迎。

这并非所谓‘同行是冤家’,而是怀尔斯近十多年,都没有做过数学研究,就只是到处领奖、演讲,到处谈着自己的费马猜想证明。

当一个人到处显摆自己的成就,行业内能有好人缘才是怪事。

同时,也有好多顶尖的数学家,认为怀尔斯就是个骗子,他的证明论文太过复杂,前后的证明有好多内容,就算把内容都看懂,也很难理清全部的逻辑关系。

到目前还没有人确定指出错误,但好多顶级的数学家依旧不买账,他们认为证明过程应该更简单、更清晰,而不是绝大部分人看不明白。

现在看到怀尔斯,被一个中国年轻人比了下去,他们心里甚至有些暗爽,同时也震惊于赵奕的天才程序。

“看看呢!一个论文两分钟解决,真是天才啊,据说他还不到二十岁!”

“怪不得他能破解角谷猜想,而且证明过程简单到,连本科生都能看的懂。”

“那才是真正的证明过程,而不像……”

“他的波形图也很厉害,我近来一直在研究,越是研究就越觉得奥妙无穷,比黎曼函数还要好。”

“……”

赵奕出了大风头以后,和周围的国内数学家打招呼,重点和同大学的周立聊了几句,随后就跟着一行人,到会场里面去逛了一圈。

国际数学家大会没有确切的开始时间,标志性的是开幕式,但会议举办地点早早的开放,数学家们的交流早在一周前就已经在进行了。

现在是前来的人员进行登记,登记以后就会被分到各个组别,做学术报告也没有固定的时间,看登记时间、人员,会进行协调安排。

赵奕、刘贺敏以及几个科学院的人,被分到了同一个讨论组,他们到了属于自己的分会场,是个容量超过两百人的大型会议室。

虽然会议室的容量并不小,一般的组别只有一百多人,但重要人物做学术报告的时候,其他组别的人也会过来听,就导致会场会显得很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