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3页

因为不是京城本地人,又因为家产不丰,而京城的消费太高,因此他们家里请的下人就少,来拿俸禄这种事就是家人亲自来了;

也是因为和他们来往多了老周头才知道,很多人当了官以后会带上家里的兄弟和子侄上任,这样不仅能帮忙管理家务,还能给自己跑跑腿,有一些事情交给下人是不放心的。

同时,也是培养家人的意思。

要不怎么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老周头带着一个下人拉了一辆车过来,目光一扫就找准了队伍,于是上去排队。

大家很自觉的排成两排,一排都排的各家管事下人,一排则是老周头这样的官眷。

一看到老周头,立即有人热情的招呼他,“老周来了呀,快来,快来。”

老周头让下人牵着骡车排队,他则上前和他的朋友们挤在一起说话,其实勉强还算成队形的。

“周大人有两份节礼吧?”

“不止吧,不该是三份吗?周大人现在还有爵位呢。”

老周头就笑道:“我家满宝说了,爵位的节礼是列在崇文馆编撰这一张条子上的,算是一张条子上两份礼。只有那些有爵位却无实职的人才单独列条子。”

大家这么一听,恍然大悟,纷纷恭维老周头见多识广。

老周头得意的笑了笑,虽然这里比不上村里自在,但他们说话还是很好听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周头总是抢着来领俸禄的原因。

“你家的条子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