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页

这种大户之家的婚事多是私人做媒,但最后纳采问名时也多要请一官媒帮忙打点,一来二去,业务能力最好的官媒便有了些人脉,也会认识各地的媒人,扩展业务。

白老爷要给儿子说亲,当然不可能两眼一抹黑的随便挑个姑娘不是?

所以他直接找了官媒。

官媒和白老爷了解了一下白家的家底和白大郎自身的条件,都不在罗江县里停留,直接往绵州城找去了。

当然,她也不可能自己在绵州城开展业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盘,而地盘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她到了地方直接找了绵州认识的官媒。

当时正值年前,过年一直是走亲说媒最好的时候,白老爷的家底不薄,白大郎的条件也好,肯定也要往高处找的。

这样的媒,做一桩抵一百桩,所以不论是罗江县的官媒,还是绵州城的官媒都很看重。

趁着过年的时候,官媒们走街串户,很快就找了三家合适的人家。

两个媒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从最高的往下说,先和绵州刺史夫人提了一下,因为他们家也有适龄待嫁的姑娘。

刺史夫人听了一下白大郎的家世后便婉拒了。

官媒也不失望,转身就去了隔壁的成长史家,他们家的二姑娘也适龄。

本来她们也没抱多大的希望,结果成长史家竟然没把话说死,只道还没见过人,不知人如何。

于是罗江县这边的官媒就和白老爷说了。

当然,女方挑,男方也要挑的,两位官媒都将双方的底子和要求了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