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页

一家有女百家求便是如此,不早早的定下,好姑娘都被人抢去了。

所以守清也不气馁,而是摸着胡子笑问钱氏,“那钱居士心里可有想过以后说个什么样的女婿?”

他笑道:“这一二年,我们道观的香火旺盛,来此烧香的人也多了,偶尔还有县城里来的人,多多少少都听闻了些满宝的福气,不免问两句……”

钱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道长什么时候还兼做媒人了?”

她想了想后道:“我和当家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是个品性好的孩子,家中和睦,不拘什么样的都行,只一点,我们家满宝从小就读书,自然也要配一个会读书的才好,不然以后过日子都说不到一块儿,那该多苦闷呢。”

守清抽了抽嘴角,这还不高呢?

品行好这种软性条件先丢在一边,家中和睦,那要求可就高了,得父慈子孝,得婆媳和睦,得兄友弟恭,得姐妹和睦……

这一把就刷下去多少人家了。

再一点儿,还得会读书。

能读得起书的,家底必定不薄,还得不笨会读书,那就要一直读,一直读,最少得读到县城里去吧?

守清在心里算了算,不断的把已经在他这儿挂了号的人家去掉去掉再去掉,最后还剩下的就那么几户了,且还都是镇上和县里的人家。

这还只是单从会读书的这一条砍去的,再算上前头的两个条件……

守清头都大了,做个媒怎么就这么难呢?

道和则和满宝蹲在道观后院的菜园子里说话,他现在长大了不少,已经是个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