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但还是有人嫉妒,眼热不已,私下议论着也到城里试试看,说不定也能赚钱呢?

但主意才提出来,便有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道:“你去卖家,那地里的活儿怎么办?虫子还没抓完呢,草还没除尽呢,我可看到了,今天金叔一家都去补肥了,显然是都做完了。”

“就是,就是,这什么活儿都没地里的活儿重要,那可是活命的口粮。”

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但第二天还是有人跟周二郎一起挑了家里的菜一块儿去县城。

看见周二郎,他们有些不好意思。

周二郎却很高兴的招呼他们,要大家一起走。

笑话,他巴不得每天都有人跟着一块儿进城卖东西呢,那样他就不用等其他村的人一起上路了。

现在罗江县内外都有流民,治安比不上以前了,他还是很怕走在路上被打劫的,所以人越多越好。

并不是挑着菜去县城就能卖得出去的,同样的菜,同样的价钱,大家肯定更喜欢在熟悉的人那里买,而且招呼啥的也很重要。

至少当天和周二郎一块儿出去的,最后只有周二郎是空着板车回来的,有一个最可怜,他带出去的菜只卖出了一份,那一份还是周二郎帮他卖的,勉强够了保护费,还亏了进城费呢。

第二天,周二郎再出村时就又只是他一个人了,显然,昨天过后没人去了。

晚上回来他把这事当笑话一样告诉家人,满宝就道:“他们也太不能坚持了,第一天不行,就试一下第二天呗,等坚持十天半个月,若是还没有起色,再放弃不迟。”

周二郎就笑道:“不错,当年我第一次去摆摊卖竹编时也是一样都没卖出去,后来我就蹲在一旁看人家是怎么招呼客人的,虽然很脸红,但也不得不厚着脸皮招呼人,也不是谁都天生就会的。”

说到这里,周二郎一顿,道:“除了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