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2页

毓族以文道立足,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又怎么可能不用心。

“对对子也是这样?”

宋史君点头:“然也。”

王崎接着问道:“若是古人在古迹上留字,而后人应和,完成一首诗,而那时上阕作者已经作古,下阕作者是否能够获得全部的文气?”

这个例子倒是稍偏了一点。宋史君皱皱眉,道:“不可。依旧是分润。”

“那么。”王崎站了起来,道:“若是一个上阕对上了许多下阕呢?比如说,我专门在某个名胜留墨,只写上阕,引得不同作者来写下阕,是否可以重复获取文气?”

第四十章 标准不明

“抛砖引玉”之故事,出自于禅宗经典《传灯录》。这故事说的是当台有两诗人,一名常建,一名赵嘏。赵嘏文名高于常建。一次,常建听闻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便提前一天去寺庙,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第二天游览,见到这两句诗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于是,常建用一次一般的诗句,换来了赵嘏一流的诗句。

无文气的地球自然可以这样搞,神州文坛也曾有类似的典故。

但是,央元呢?

听到这句话之后,老者噗的一声笑出来,然后很没形象的揉了揉脸,道:“师弟,你果然不是常人……这种法子,真的,一般毓族他想不出来。”

“到了名胜古迹之后呢,突然来了灵感,然后提笔写诗,写到一半灵感难以为继,又不能常住景点,所以干脆不屑。这个时候,他主观上应该是认定作品‘没有完成’。”王崎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那个人应该一直得不到文气。而后来补上的人,才是‘认定已完成’的作者。这算是矛盾吗?”

“不。”宋史君摇了摇头:“文道有一条铁律,同样的文字,只能获取一次文气。之后,就都只能启动法术效果。因此,你这样做是不行的。”他看了看王崎,有笑了:“但是,哪怕是一亿个毓族人里,也未必有一个能想出这种法子。”

果然是专挑漏洞的。

“但毓族总人口数十亿吧?”王崎道:“总有人想得出的。若是这世界上没有出岔子,也就是说文道其实有评判的机制了咯?”

“是啊。‘只能获得一次文气’是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