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两个专家急了,慌忙喊道:“等等,别挂电话。赵老板,我们想要问一下,这近百种对环境需求不同的药材,为什么能够在同一个山头上面栽种成功?另外它们又是怎么克服了寒冬的?据我们观察,您栽种的这一批药材中,有许多都是要在春夏之际才能栽活的。”

赵元当然不可能告诉他们真相,随口编了个理由道:“这个很简单,山好水好人好,外加这批药种材质优良,所以就栽活了呗。”

“就这样?”两个专家深表怀疑。

赵元回答道:“就是这样。不然你们说,是什么缘故?”

电话那头,两个专家忍不住齐齐翻了个白眼。

我们要知道是什么缘故,还用得着问你?

他们不是笨蛋,自然听得出赵元的回答是在糊弄他们。但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赵元才是老板,人不肯说,他们总不能够严刑逼供吧?再者说了,这种秘术,换他们有了,也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提出了一个要求:“赵老板,您看,能不能让我们挖几株药苗起来做个研究呢?”

两个专家很期待,要是他们能够弄清楚多个药种在寒冬、在同一个地方栽种成功的原因,必定能够在中药材栽种界里一举成名!

但是很可惜,对他们的这个要求,赵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挂断电话,过了一会儿,赵元给村委会的座机拨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接电话的人,正好是老村长。赵元在礼貌的打过了招呼后,问道:“大家这两天对照料中药材的学习,进行的怎么样了?”

老村长回答道:“大家学习热情都很高,据两个专家说,很快就能完成学业了。”

“学习完了,您立刻打电话通知我。”叮嘱了一句后,赵元又说:“您老费点心,这两天派人盯着那两个专家,别让他们擅自把药苗给挖出来了。”

老村长回答道:“不用你吩咐,我已经这样做了。你是不知道哇,李专家和孟专家这两天,就跟是饿坏了的黄鼠狼一样,盯着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的药苗,眼睛都是绿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中邪了……”

这形容让赵元忍不住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