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速战速决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57 字 2022-11-06

至于俘获的这批船员,那当然是要先押回指挥部好好审问一下,以了解西班牙人的应战措施。虽说海汉军对战胜西班牙人有着十足的信心,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总是没错的,多掌握一分敌方情报,在战场上交锋时就能多占据一分主动。

在这天的日暮时分,外出执行海上侦察任务的“马丁”号并没有像往日一样回到马尼拉湾湾口处的科雷希多岛停泊,而这个消息在第二天才传递到位于二十海里之外的甲米地海军基地。

甲米地位于马尼拉湾南岸一座半岛上,距离马尼拉城还有大约三十公里左右。上个世纪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湾之后,这里便兴建了造船厂,并被作为马尼拉舰队的驻地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有不少从大明来的商人和移民定居,甚至与马尼拉城附近的汉人人口规模相当。

从军事意义上来说,甲米地就相当于是马尼拉城的一个外围防御点,海汉要攻打马尼拉城,就势必要先夺取甲米地的控制权。而马尼拉舰队的任务虽然是在海战中迎击海汉人,但胡安依然设法在甲米地组织了一批人手加固陆上的防御工事。修建大型岸防炮台肯定是来不及了,但用土包垒出若干临时炮位倒是比较简单。

胡安从马尼拉的军火库领到的二十多门火炮,也悉数都部署在这里的港口码头,虽然比不了马尼拉港的岸防炮台那么稳固,但胡安认为这至少能给海汉人攻打甲米地的时候制造一些麻烦。海汉人跨海作战,兵力难以得到及时补充,死伤的战斗减员对整体战力的影响要比西班牙一方严重得多。胡安认为只要能给海汉军造成一定数量的杀伤,就足以使其放弃攻打马尼拉城的打算了。

当然了,这个目标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半点也不简单。胡安自知实力与对手有差距,所以在制定战术的时候几乎都是以防御为主,力求尽可能拖住海汉军的攻势,不让其那么快地接近马尼拉城。

通常出海巡逻的船只在外多耽搁一天半天也很正常,但胡安对近期的巡逻安排作了严格要求,所以“马丁”号彻夜未归的消息传到胡安这里的时候,立刻便引起了他的警觉。这两天马尼拉湾附近风平浪静,“马丁”号不太可能是因为天气状况而在外耽搁了,那么他们没有按时回港,或许就是碰上了某些非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比如说,在海上遇到了海汉舰队。

“再派两艘船,对‘马丁’号巡逻的海域进行搜索,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回撤报告,不可擅自行动!”

尽管胡安心头的不安感已经十分强烈,但他还是尽量保持镇静,按照常规的方式来对“马丁”号的失踪事件进行处理。海汉舰队尚未现身,他可不能未战先乱了自家阵脚。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在马尼拉舰队中以航速快著称的“马丁”号,刚跟敌军照面就被迅速解决了,虽然侦察到了敌情,却再也没办法将消息送回来了。

一天之后,科雷希多岛上的观察哨便报告外海海面上出现了悬挂海汉旗帜的帆船,这次才算是真正响起了警报。接到消息的胡安立刻让马尼拉舰队所有作战船只做好离港迎战的准备,既然海汉的船已经到了马尼拉湾外面,那接下来便是苦战了。至于仍然没有消息的“马丁”号,胡安已经默认其凶多吉少回不来了。

“前方的两个岛屿,靠北的大岛是科雷希多岛,南边的小岛是卡瓦略岛,过了这两个岛,就算是进入马尼拉湾了。”

在西班牙人紧急备战的同时,海汉的舰队已经在海上完成了集结,来到了马尼拉湾的入口海域。而作为此次行动的向导之一,葡萄牙人西芒正在向海汉将领们介绍前方的地理状况。

突如其来的炮击顿时让“马丁”号上的水手们顿时乱作了一团,这些水手并非职业军人,所受过的战斗训练也很有限,至于在海上与敌军战舰展开炮战这种经历,绝大多数人更是完全为零。当船身被击中后的剧烈震动从脚下甲板传来,几乎所有人都在顷刻间慌了神,那些在战前所接受的训练,在这个瞬间都被丢到了脑后。

“不要乱!全部回到自己的位置!炮手,装填火炮,瞄准敌舰,准备反击!调整航向,避开那艘船!”

船上唯一保持着冷静状态的大概就是那名随船军官了,大声指挥着水手们回到他们该在的位置上。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船上没有人站出来指挥,那么接下来就会被对手像打靶一样慢慢摧毁。“马丁”号单枪匹马进了苏比克湾,距离马尼拉城已经相当遥远,根本不用指望这附近能有救援赶来,现在唯一能拯救他们的就只有自己了。设法摆脱来自前方的截击,冲出苏比克湾,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然而这也只是西班牙人单方面的想法,没等他们完成对“马丁”号的调整,来自对面的第二发炮击便接踵而至了。不过这次西班牙人的好运气还在持续,第二发炮弹从“马丁”号船艉附近掠过,打在了空处,在海面溅起了一朵浪花。

“立刻开炮反击!别放过这些该死的海汉人!”

“给我瞄准一点!两门炮都瞄准他们的尾舵打!”

眼看两艘船在相隔不到百米的海面上迎头擦身而过,船上的指挥官都在下令开火轰击对方,唯恐错过了这个攻击对方的最佳时机。不过这两条船的火力强度,从表面上看来倒是半斤半两,黑色的海汉战舰只有一前一后两门舰炮,此时都已经瞄准了西班牙帆船。而“马丁”号上也只有临时部署到甲板上的几门小口径火炮,说实话这种口径的炮在百米距离上即便是集中目标,恐怕也很难给对方造成什么的大的杀伤。

这一轮“马丁”号倒是率先开炮,朝向黑色战舰的两门火炮次第鸣响,两枚炮弹直飞过去,结结实实地击中了其侧舷。但“马丁”号上的欢呼声尚未来得及发出,水手们便被他们所见到的景象给镇住了——那两颗炮弹并未能穿透黑色战舰的侧舷,而是仿佛打在了铁板上一样,发出两声清晰的金属碰撞脆响,然后便被弹入了海中。

铁船?在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想起了海汉制造大铁船的传说,这种神秘的造船术至今仍是海汉震慑外国的手段之一,但据说海汉大铁船早就已经在三亚的港湾里生了根,不会再出海航行,那眼前这艘怪船是怎么回事?而且据说海汉大铁船都没有桅杆和船帆,但眼前这艘船分明就是一条三桅帆船,这难道又是海汉人造出来的什么新式武器?

西班牙人猜得不错,出现在海湾口狙击他们的这条船,正是目前还被海汉海军当做试验型号,第一次踏上实战战场的“勇士”级原型舰。这艘船的存在,只有参加过1635年儋州军演的一些亲密盟友和盟国才知道,对外界算是军事机密了。

而负责指挥这艘战舰的,是海汉海军三亚舰队的武森少校。南越出身的武将在海汉军中并不少见,而武森在其中算是佼佼者了,从国防部能放心将这艘意义重大的战舰交给他来指挥执行第一次的作战任务,便足见对他的信任和重视了。

这次东征马尼拉,海军坚持要带上这艘战舰,甚至不惜为此调整了出发的时间,武森当然也很明白这艘新式战舰对海汉海军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如果在战场上没有一个亮眼的表现,那么事后海军向国防部和执委会申请军费建造这一型号的战舰,可能就会缺乏足够的底气了。

为了便于舰队指挥,这艘在出征时还没来得及获得正式命名的战舰被暂时冠以了“黑鲨”的代号。抵达苏比克湾之后,“黑鲨”号和舰上的官兵也没有得到太多的休整时间,便再次投入了战前作训之中。西班牙帆船闯入苏比克湾的时候,“黑鲨”号正在海湾西北方向的海域巡逻,恰好错过了与其照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