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不识时务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4 字 2022-11-06

皮岛都督沈世魁深知这个机会不容错过,将这个救命稻草抓得非常紧,哪怕是把他的手砍下来也绝对不会再松开。他将侄子沈志祥以军事观察员的身份派到海汉军中常驻,甚至在上一个冬天还跟着海汉舰队南下去了浙江舟山,考察海汉海外基地的建设状况,以此来作为参照,为皮岛的将来构建发展规划。

作为军事盟友,皮岛能够给海汉提供的便是数千名训练有素的明军士兵,以及编制基本完整的军队体系。当然了,沈世魁肯定不会将指挥权拱手交给海汉,他想要的只是合作,而不是合并。

双方自去年冬天开始,已经在辽东海域实施了数次联合行动,对后金在沿海地区驻扎的部队,特别是海上武装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虽然这种行动的频率不高,但效果却很明显,在经历了几次海上扫荡之后,后金已经将其有限的海上武装部队撤到内河,或是干脆就缩回到辽东半岛以西的渤海湾中去了。

前几年因为尚可喜叛逃而失去控制权的长山群岛,也在两军合作的努力之下,重新回到了汉人的控制区内。当然了,作为事前议定的利益交换条件,其中部分岛屿的控制权,已经被划归到了海汉名下。这样一来,海汉从辽东地区吸纳汉人移民的便利性又增加了不少,目前由海汉控制的广鹿岛上生活的千余名汉人移民,几乎都是近一年来从辽东半岛接引出来的难民。

不过海汉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目标从来都不只是那几个小岛而已,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大连地区,才是海汉最想拿下的区域。后金海上武装力量较为薄弱,所以海汉只要能守住了狭窄的金州地峡,那么以南这数百平方公里的半岛地区就可以划为安全区了。届时这个控制区可要比海汉在福山县的占领区面积大多了,两地相隔渤海海峡,南北呼应,对渤海和黄海海域都可以形成钳制之势,这才是海汉真正想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

当然仅依靠目前在山东的驻军规模,军方也不会冒然执行这种作战计划。后金军在过去一年中虽然在海上交锋中吃了不少亏,但却一直在加大旅顺、金州一带的驻防兵力。海汉军就算在战斗力方面不怵对手,但要将敌人消灭并占领这些地区,兵力却还远远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登州的明军还在时不时地制造麻烦,这就让钱天敦有些不快了。去年与明军的几次武装冲突之后,海汉也没有乘胜追击,对登州城实施雷霆手段,就是不想与大明彻底撕破脸皮开战。但很显然登州官方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体会到海汉的用心,依然还存有要将海汉逐出山东的念头。

站在明军的立场上,这么做也没什么错,只是个别官员实在有些不识时务。这些手段虽然没有给海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也难免像苍蝇一样,让人见着心烦。

“还是先交给安全部慢慢审一审,确定他们没有别的花样,再考虑报复手段吧。”钱天敦决定还是先将此事放到一边:“只是一个指挥佥事,手里也没多少兵力可用,暂时不用太忌惮他的存在。”

正四品的明军军官,在钱天敦眼中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当然这大概也只有海汉军的高官才有这样的底气,要知道廖杰在登州的明军指挥体系中可是官阶最高的人物,在山东都司也是数得上号的干将。只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海汉这个对手,处处受制,根本就无从发挥他的才干。马家庄的刺杀行动要是换个对象,或许就顺利得手了,但撞到海汉就又成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只是此时的廖杰还不知道,钱天敦几句话的工夫,自己可能已经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转了一圈了。他还在等着福山县的消息,以便考虑后续的措施。

马家庄马氏在福山县算是势力颇大的地方氏族,产业自然也不少,除了马家庄周围数里的土地之外,如今与海汉合作经营商贸事务,在登州莱州都购置了不少房产,用于储藏货物、开设商铺等。这些土地、房产如要变现,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事,而且拿着变现后的大量钱财去到南方是否安全,该如何投资置产,安置族人,这对马家来说都是必须要提前考虑好的事。

陈一鑫虽然在海汉国身份颇高,但他终究只是在外征战的带兵大将,这类安置移民的事务,他也很难直接插手操作。因此马家对于南迁一事,一直都还是举棋不定,持观望态度。

这中间的原由,马玉玲虽未细说,但陈一鑫也已经想到了。陈一鑫沉默片刻才道:“你知道高雄港在哪里吗?”

陈一鑫突然提及这不相干的地理知识,让马玉玲微微有些错愕,但她这些日子早已习惯了陈一鑫不定时地抽问,依然还是点点头道:“高雄港在台湾岛南部,是……三年前开始修建的一处港口。”

“记性不错。”陈一鑫对于马玉玲的回答给予了表扬,然后才提及正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如今就在高雄港当民政官,如果马氏一族愿意迁去当地,我可以让他在各方面尽量予以照顾,购产置地也可以提供方便。”

陈一鑫所说的“好朋友”,自然便是目前在高雄港主事的厉斗。两人年纪相仿,从穿越初期便结为好友,后来又一起在大万山岛、香港岛、澎湖等地共事,甘苦都共同经历过许多,友情自然颇深。虽然近两年两人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但还是通过书信保持着联络。陈一鑫在山东这边举行婚礼的时候,厉斗虽然因为路途遥远没能赶来参加,但却以私人名义送了整整一船高雄当地的土特产到山东来,这样的手笔让本地的几位大佬也颇为赞叹。

如果陈一鑫想要将老丈人的家族安排去南方定居,那么目前由厉斗执政的高雄地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地仍处于开发期,对于汉人移民的需求非常大,在移民安置的待遇方面也较海南岛更为宽松,如入籍、置产、购地等等方面,门槛都要低得多。如果是像马家庄这样举族南迁的情况,厉斗大可放宽移民安置条款,让他们在当地自行组建一个新的村落。不管是经营种植园还是集体农场,要不了几年时间,马家必定便会成为当地的大宗族之一。

不过陈一鑫也并不急于要促成此事,毕竟现在海汉在山东本地的贸易事务有相当一部分都交给马家在代理,要是马家人全搬去南方,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他现在只是通过马玉玲向马家提供一种选择,以表明自己对此事也很上心的态度。

马玉玲道:“如果我与家人都迁去南方,那你呢?”

陈一鑫心道原来你是在这儿等我,当下劝道:“我当然是要回南方去,但现在有任务在身,总不能说走就走,再怎么也得先将山东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再说。”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陈一鑫内心却很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海汉在东北亚地区所谋甚大,山东基地仅仅只是最初的立足点而已。今后数年内海汉都将以此为根基,向周边扩展控制区,而军方在此过程中所将起到的作用极大,他又怎肯轻易舍弃这些建功立业的机会?就算有娇妻美眷,就算中间有过动摇,陈一鑫也还是无法彻底舍弃自己的事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