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通行令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33 字 2022-11-06

这计划是由郑艾提出,前期的侦察工作也全是由他完成,当然了,最后的行动,他也是肯定要亲身参与的。郑艾认为只要能够生擒敌酋,那么便可以为官方换来一次与海汉人进行谈判的机会,以敌酋性命为胁,逼迫海汉撤出登州沿海。

这样做虽然并不见得真有郑艾吹嘘那么大的成功率,但姑且可以一试,总之是要比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海汉人的机会大多了。在近乎绝望的某些人看来,这也算是一个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机会,能不能在不爆发战争的状况下将海汉人驱逐出境,这大概是近期最好的一次时机了。

至于万一行动失败了会招来海汉人什么程度的报复,这并不是郑艾和这帮死士需要去操心的事,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力去完成此次的任务,而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麻烦,那是该交给大人物们去头疼的问题了。当然了,如果他们真能实现了郑艾的计划,那么归来之后不但有重赏,而且据说会直接向朝廷报功,届时人人都还将会有大的封赏,说不定就连升三级,从此不用再干这种亡命的买卖了。

郑艾用来运输货物的大板车已经在近期完成了改装,在车底增设了暗格和挂钩,可将刀剑和盾牌等武器暗藏进去,使用时也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取出。这些日子众人便在已经关门闭户的铺子里反复演练突袭战术,要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突入敌酋陈一鑫所在的小楼并将其生擒。

隔了一天时间,铁平江从马家庄送来了一封信函,里边装的便是由陈一鑫签发的通行令,有效期为十日。凭借这一纸文书,郑艾的货运车队便可以自由进出包括管委会在内的敏感地区。

要运去马家庄的货物,郑艾在半个月之前就备好了,接到送来的通行令之后,郑艾便与众人一起将货物装车。足足用了两天时间,才将十多辆大车的货全部装完。当然了,那些用于武装他们的武器,也全都收到了车上,藏入了特制的隐秘部位。当晚,这帮人还一起组织了祭拜仪式,向上天祈求行动顺利。

翌日清晨,这支车队便缓缓驶出了古现镇,往东朝着马家庄的方向行去。为了掩人耳目,郑艾甚至都没有将拉大车的驮马换成更精壮的健马,他的计划中也不打算指望骑着这些驮马撤退。如果抓不到敌酋,那就算想撤也很难撤出海汉的占领区,如果成功抓到人,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押着人质离开当地,也无需过于在意代步工具的问题。

在距离马家庄还有十多里地的官道上,郑艾的车队便遇到了海汉军设在占领区外围的第一道关卡。不过他最近几个月频繁往返于马家庄与古现镇之间,这里当班的军官也都认得他这个做建材生意的商人,验过通行令,再随便查看了一下车上的货物之后,便摆摆手放车队过关了。

郑艾在此过程中丝毫没有显露出紧张的情绪,他很确定这里的海汉守军不会查得太严,因为每日进出此处官道的大车至少有上百辆,要是每辆车都翻箱倒柜地查,那也不是件容易的活了。对于熟面孔,这些士兵自然警惕性也会低一些。

郑艾车队在通过第一道路检关卡的时候,陈一鑫正与马玉玲共进早餐。陈一鑫成家之后的生活也与以前在军中一样规律,每天三顿饭都是掐着点吃的,晚上熄灯时间一到便准时上床休息。

不过因为运动量比在军中少了大半,这几个月下来陈一鑫的体重倒也增加了不少。所以现在每天清早,陈一鑫都会围着马家庄跑上一整圈,然后再回家吃早饭。他其实也想拉着马玉玲一同出来锻炼身体,但新媳妇每天早上绕村跑步,这样事情在这个年代可很容易被人误解,想想也有点惊世骇俗的味道,陈一鑫最终还是没有作出这么另类的安排。

“中午回来抽问昨天的课程,你抓紧时间再看看吧!”陈一鑫临出门的时候放下一句话,惹来了马玉玲撅嘴瞪眼的回报。

铁平江一旦从最初的盛怒中冷静下来,便很快想到了郑艾态度反复变化的诸多疑点。类似郑艾这样的供货商身份,哪来的胆子向一名现役海汉军官发出威胁,更何况他所威胁的对象,是掌握着他生意命脉的海汉军需官。正常情况下只需要铁平江一句话,郑艾便会立刻失去他的特许供货商资格。

但郑艾在很久之前就开始用行贿给铁平江设套,这种行径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商人应有的尺度。如果一名大明商人主动接近海汉而不是为了求财,那么其目的就十分可疑了。铁平江虽然不是情报部门的人,没有那么敏感的安全意识,但他也已经察觉到郑艾这个人有很大的问题。

“你到底是谁?你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铁平江决定要先弄明白对方的身份,然后再考虑是不是要与他讲条件和解。

看到铁平江的情绪终于恢复了平静,郑艾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那种油滑的表情忽然就从他的脸上消失得一干二净,仿佛在这张面孔之下已经换了一个人。

“我是明人,自然是为大明而来。”郑艾沉声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军需官和建材供应商在紧闭房门的屋内到底谈了些什么,外人无从知晓,也没有不识趣地去找铁平江询问。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对于供货商来说,军需官便是他们要百般巴结的父母官,而每一笔交易的背后,很可能都会有不能见光的利益交换。

铁平江不是清廉的官员,事实上干他这行的应该也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清流,所以这种闭门会谈在外人看来再正常不过。只要铁平江不出卖海汉的利益,即便是首长知道了这种事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这两人密会的时间要比平时碰面更长一些,然后郑艾施施然出门离开,而铁平江却是过了许久才从房间里走出来,向自己的属下下达了两条命令。

一是由他签署了一批新的建材订单,交货地点就在马家庄,这批建材将用于兴建一座学堂——海汉打算尽早开始在本地推广文教,特别是面向学龄儿童的初级教育。据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对小孩子进行思想洗脑的难度要比对付大人容易多了,不用费太大的工夫就能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海汉拥趸。

二是这批建材将由供货商郑艾自行组织运输,所以需要让军方签发一道通行令,以便运送建材的队伍届时不至被拦在海汉占领区的外围。当然这事不是由铁平江负责的,他只是军需官,这通行令还得由本地一把手陈一鑫来签发才行。他交给属下的一纸申请,便是让其送去陈一鑫的办公室。

类似这样的安排,在本地占领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天进出的各种物资数目庞大,人员众多,必然要有一些安保措施来维持占领区内的治安,通行令就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不过这个通行令所设置的禁行范围并非整个占领区,而是有高级官员驻扎的区域,比如福山铜矿的核心地带,比如马家庄外的福山管委会办公区。

普通平民一般不会被获准进入这些特殊区域,也只有少数与海汉保持贸易关系的商人,会因为工作需要向海汉申请进出敏感区域的通行令。郑艾并不是才和海汉打交道的新面孔,他过去的半年中,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海汉控制区一两次,而通行令的时效期往往只有数日,所以郑艾也已经办理过多次相关手续,基本都是由跟他打交道的军需官这边代为申请。

郑艾这个名字在陈一鑫这里也已经是很熟悉了,他没有亲自跟郑艾打过交道,但也知道这名商人专门向海汉供给石材和木材,而且贸易量不小。看到铁平江递交上来的文书是为郑艾的商队申请通行令,陈一鑫也没多想,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着人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