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炮火覆盖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29 字 2022-11-06

在第八艘船进入射击位置的时候,刘尚所在的这艘船终于是绕到了交战地带的侧面,可以在视野中看清舰队对陆炮击的状况了。战舰侧舷的舰炮以稳定的频率依次向岸上的防御工事射出炮弹,尽管这些炮弹都是最原始的实心弹,但巨大的动能已经足以摧毁其前进路线上的所有建筑,不时可以看到有炮弹将岸边的堡垒护墙打得东塌西陷,威力的确十分巨大。

而后续跟上来的外国协从军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但由于其船身较小,所装备的火炮数量和口径都不如海汉,因此所能起到的炮击效果自然也略差一点。但饶是如此,等所有参演战舰对岸上目标实施完一轮攻击之后,海岸上那几处堡垒其实已经被炮弹砸得七零八落了。

刘尚心道这样的打法,岸上就算有那么十门八门炮架着,也抵不住上百门舰炮的轮番轰击,也难怪先前于小宝会夸下海口了。如果换作自己所认知的军队,捱到海汉舰队这一轮炮火打完,只怕也很难再继续撑下去了。海汉以远程火力来扫荡岸防工事,这种战法的确相当犀利,一般的军队很难守得住近岸处的港口码头这类登陆点。

但海汉舰队的攻击并未就此结束,这支在海上排成长蛇阵的舰队已经兜了一个大圈子,再次沿着弧线切向斜阳岛上的这处登陆点。观众们也总算有时间停下来活动活动手脚,调节一下酸胀的眼睛,然后听一听随行军官对刚才这番大动静的讲解说明。

此次演习的攻击方案是由海汉军与参演其他国家的指挥官共同制定,攻击步调倒是基本保持一致。当然这还是海汉海军有意放缓了攻击节奏之后的效果,否则海汉战舰如果开着蒸汽推进加足马力,那么炮火倾泻到岸上的频率还要增加不少,只是后面的协从军船只可能就跟不上来,难以保持完整的打击阵形了。

随行军官向众人讲解道:“我军利用舰载炮火对敌近岸防御工事实施覆盖式打击,是目前海军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主要突击手段。待摧毁近岸工事之后,再由运兵船在炮火掩护之下抵近海岸,将陆军部队投放到岸上。”

陆挺也接着这话头说道:“通常这样的战术会运用在登陆区域狭窄,敌方修筑有岸防工事,或是踞险而守的海岸地带。至于打击效果,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刘尚心道海汉军敢把自己的战术拿出来展示,这种有恃无恐果然也是有底气在的。这些被邀请来观摩演习的南海国家看了海汉军施展的手段,只怕也生不出多少反抗之心了,试问有哪国的港口敢说自己能经得住这样的炮火轰击。至于与其在海上交战,尝试御敌于国门之外,胜算只会更低,海汉舰队只需要靠蒸汽动力所带来的高航速和机动性,就足以在海上把对手耍得团团转了。

说话间海汉舰队已经从海上兜回来,第二轮对岸炮击又已经降临海岸。这次观众们已经到了最佳的观赏位置,可以将炮击过程从头看到尾了。“威严级”旗舰的侧舷火炮超过二十门,这一通连珠炮打出去,视觉效果的确相当令人震撼。刘尚所在的位置虽然距离被炮火覆盖的海岸足有一里之遥,但也不难想象出守方阵地上那种地动山摇的绝望感。如果真要跟海汉军打这种不对称的战争,敌方人都还没见着就得被炮弹先将自家阵地犁上一遍,这种滋味可以说相当难受了。

而船上其他看客们的心情就比刘尚轻松多了,每当有炮弹准确击中岸上堡垒时,便肯定有人会发出欢呼声以示庆祝。这些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很难有机会踏上真正的战场,能在这个距离上观看部队实兵实弹的军演,自然是难以压抑心中的兴奋。刘尚虽然心头发酸,但也明白若是这海汉海军换作大明水师,自己只怕要比这些人叫得更大声。

这一长列战船用炮弹将近岸处的防御工事又打击了一遍之后,从望远镜里看过去已经没有任何一处堡垒还能保持完整的外观,绝大多数都已经塌得七零八落不成样子了。

截止目前,海汉军攻打过的岛屿还没有拿不下来的情况,而海汉军所守卫的岛屿,似乎也没出现过被敌人攻陷的先例。不过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孰强孰弱似乎应该还是有个高下之分才对。刘尚斟酌着问道:“那于主任的看法,是觉得陆军比海军要强了?”

于小宝摇摇头道:“你这个说法有问题。准确地说,是在攻岛与守岛这个战场上,陆军更为有利一些。如果让海汉陆军来守岛,那应当可以击退来犯之敌。”

陆挺接着于小宝的话头道:“于主任说得是,如无武器方面的限制,陆军在岸防火力上显然会有非常大的优势,攻岛的舰船很难有近岸登陆的机会。”

刘尚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他来到海南岛之后虽然也在各地陆续见过一些修筑在港口航道附近的岸防炮台,但因为无法靠近,根本就看不清楚炮台上的武器装备情况,更不用说推测其火力强度。不过想想海汉盘踞海南岛如此之久,其主要港口都没有遭受过外敌攻击,想必这岸防火力的确是相当厉害,以至于无人敢主动来招惹。

海汉穿越者们在前期的发展策略就是立足于三亚,利用有限资源建立防御圈,窝在这天涯海角之地猥琐发育。因此对于扼守港口航道的岸防火炮,海汉高层一向都非常重视,甚至在穿越早期就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筑炮台,制造威力巨大的岸防炮,以确保港口的安全。

而海汉军唯一一次用岸防炮打击海上来的敌人,并不是在海南岛上,而是于1628年在珠江口的万山岛击败了刘香的海盗船队,当时指挥作战的青年军官陈一鑫,如今已经是在山东那边担任带兵大将的职责了。

不过在那之后几年中,海汉的火炮已经经历了几次进化,如今的岸防炮比刚穿越的头两年造出来的老型号可是要厉害得多了,即便是海汉自家的战舰,也很难能架得住岸防炮的连续轰击。于小宝和陆挺对军中情况都算是相对比较了解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会力挺陆军。

船上负责解说的军官显然是海军出身,站在旁边只是尴尬地将目光转开,但也并没有反驳他们的说法。海军目前的火力短板的确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问题也没有争论的价值。当然了,这种短板也只是针对于海汉自身的陆军而言,至于其他国家的岸防工事,那多半还是抗不过海军的舰炮抵近打击。

刘尚听了他们的回答之后,心里对这“攻岛演习”的作战方式更有兴趣了,不过此时离前方作战舰队较远,这等下开打之后,在船上能不能看清海汉军的作战过程,倒也不太好确定。若又是像昨天一样只能隔得老远围观一番,那这观摩活动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了。

刘尚正担心的时候,随船军官已经命人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工具——每人一副单筒望远镜。这种筒身分为四节的可折叠望远镜是海汉军工的产品之一,目前已经在连级以上军官及一些特殊岗位上列装,对盟国也有少量出口。于小宝则比较特殊一点,他自己就有一副当初由陶东来送的望远镜,而且还是从穿越前那个时代带来的双筒望远镜,虽然不是什么军品,但其观看效果仍要远胜海汉目前能制造出来的望远镜所能达到的水准。

刘尚却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东西,他在来海汉之前曾听说海汉人会制造一种名叫“千里镜”或“望远镜”的工具,可将远处的景象放大进行观察。这东西海汉不对外发售,只有某些身份地位比较特殊的人才能搞到手,刘尚自然是无缘得见。此时终于见到实物,连忙小心翼翼地从锦盒中将其取出,然后按照军官的示范,拉出镜筒,开始调整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