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参考资料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53 字 2022-11-06

据刘尚所知,那个时候海汉尚未独立建国,福建地方官府便以外国使节的礼仪标准接待了他们,这显然也是不合规矩的行为。不过这跟后面双方联合出兵的举动比起来,倒也不算什么了。

如果要将这段战事改编成说书的段子,刘尚倒是打心眼里觉得合适,他甚至在脑中很快就勾画出了一些可以重点加工的情节,比如漳州城遇刺、南日岛攻坚、海上战联军等等。当时率军作战的钱天敦和摩根都是海汉军中有名的大将,只需以这两人为中心,再加上坐镇后方的文官宁崎,就足以编出一部精彩的大戏了。

“怎么样?刘先生觉得这南日岛战役如何?”姜翰见他久久没有出声,便主动开口问道。

“甚好,甚好!”刘尚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连忙应了两声:“不过此战役场面宏大,背景复杂,在下若是要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本子,起码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慢慢筹备,完善故事,不知姜老板等不等得起?”

姜翰当然是希望刘尚越快拿出新故事越好,最好就是能接上星岛战役的档,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客源流失去别的地方。毕竟这三亚港区也不是只有他一家茶馆有说书先生驻场,虽然刘尚演绎故事的能力比另外几家的说书先生强出不少,但如果没有新货,只说那些成年老篇,那他也不比同行强出多少。

姜翰道:“一两个月未免太久了一点,最好是能快些准备,这样我便能早些开始宣传,待你把星岛战役说完,这新书的声势也就造起来了,到时候自然就能有更多的人来捧场。”

刘尚心道你倒是计划得不错,不过老爷我志不在此,大概是待不了那么久了。当然他嘴上不会漏出任何口风,只是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在下必当尽力而为,不过准备期间所需查阅资料不少,还得要姜老板多多配合才行。”

姜翰问道:“就看这些资料还不够吗?”

刘尚应道:“普通说书先生看这些或许够了,但对在下而言却是不够。这三亚至福建的航线如何,航程几日,肯定需要参考海图资料,不可随口胡诌。海汉军与对手海战,这战船船有多大,载员多少,火炮多少,总得说个数出来才像样。还有福建官府和明军与海汉接触的官员名字,也得一一核实,不然随口编个名字,那就没有可信度了,要是被人揭穿,岂不是砸了招牌?”

姜翰倒也不是糊涂虫,当下便皱眉道:“这些信息,只怕有些已经涉及军事机密,相关资料不是我这等普通人可以查询到的。”

刘尚劝道:“这个不妨事,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便是了。总之知道的信息越多,在下编书时便越是容易。有据可考,说出来的东西也更能让听众信服。”

姜翰带着刘尚穿过大厅,来到一张硕大的木桌前。这桌上分开摆放了十来本足有两寸多厚的书,每本都是两尺长一尺宽,页面相比日常所能见到的书籍大了不少。旁边还放了一些纸墨笔砚用品,有另外两三人也正在翻看这些大书,还不时往白纸上摘抄着什么。

“此乃可借阅的书籍文稿目录,你先看看感兴趣的内容,拿纸笔记下来,我再拿去柜台办理借阅手续。”姜翰轻声向刘尚说明了这些大书的使用方法:“每次最多可借阅三份资料,归还之后方可另行再借。”

刘尚也压低了声音问道:“那借阅的文稿可否带出图书馆?”

姜翰摇头道:“我等平民是不行的,只有在官府办的三亚大学在校学生,各个衙门里当差的公人,才能凭证件登记,把文稿借走数日。”

“原来如此!”刘尚心道这图书馆的规矩倒是颇多,不过若非如此,只怕这里收藏的资料要不了几日就会陆陆续续无故失踪了。

刘尚再看那些大书的封面上,分别写有文学、地理、科学、法律等等,他正待想先看哪个方面的资料,姜翰已经抬手指着桌上一本目录道:“海汉国史,先生需要参考的资料,大概是要在这里面找了。”

刘尚便依他所言,将那本目录取过来,才发现书册的侧面还有密密麻麻的许多分页小标签,以备快速查询内容。刘尚很快找到“战争”一栏,然后从标签粘贴处翻开,见所列的条目也满满当当的数页。

海汉战史是分年份归档,从1627年登陆榆林湾与明军水师的第一次武装冲突开始算起,然后历年的战事都有一一记录。其中自1628年参与安南内战开始,战事就逐年密集起来,而且对手众多,除了明军之外,海汉先后与广东流寇、福建海盗、南越叛军、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浙江武装海商、山东土匪、辽东后金军等等诸多势力有过交手记录。就连近期在南海星岛与柔佛、英国的交战记录,也已经补充在了最后一栏。

刘尚来三亚之前也算对海汉战事有过粗略的了解,但他所掌握的信息就完全比不了这记录的详尽程度了,很多发生在南海的战事,他此前连听都没听说过。但想来以海汉的本事和过往战绩,这些战事应该也不会是虚构出来的。以这么密集的频率与多方势力作战,而且许多战场都是在距离这海南岛千里之外的地方,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难以想象,海汉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可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刘尚想起姜翰此前说过,随便翻几个战役改编一下,就够说上一年半载了,现在看来要是把海汉战史都改成说书故事,恐怕编书还赶不上海汉军开战的速度。但偏偏海汉军军力强盛,据说对外战事从无败绩,而且收获颇丰,否则以这么密集的战事,就算有金山银山只怕也早就败完了。

刘尚转头对姜翰道:“姜老板,这战事如此之多,在下初到海汉,也不知哪些适合用来改编说书,你可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