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南下之旅(二)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46 字 2022-11-06

到了这里之后,韩正山等人便被带到岸上,他们之前搭乘的船到澎湖就是折返点了,接下来的路程就需要换乘移民船来完成了。不过在那之前,他们还得在白沙岛的移民转运营地待上两天时间,等待有关部门安排船次。

韩正山进入移民营地之后,才真正意识到海汉的移民规模有多么惊人。这个移民营地的接收规模至少在四五千人左右,目前大约有两千人住在这里,等待民政部门给他们分配下一步的目的地。而这里的移民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既有辽东、山东等地为躲避战乱逃难出来民众,也有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地接受招募或是雇佣的移民,更有少量来自朝鲜、东瀛、琉球、安南、占城、暹罗等国的外国人混杂其中。韩正山他们这几十号人的到来丝毫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很快就被打散分配到各个营区当中。

韩正山不知道海汉人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将这么多的移民分门别类地进行安置,但他知道自己留在这里的可能性不大,根据这里的工作人员所说,移民营中的人员绝大部分都会分配到外地安置,不光是往南运送移民,也同样有往北去的。韩正山想起自己在舟山所接触那些为海汉效力的人,的确有不少是来自南方。这种南北跨地区交叉安置移民的手法,也是让韩正山大开眼界。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韩正山料想澎湖应该不会是自己的终点,南下的旅程还将继续。

果然在移民营地住了两天之后,韩正山再次被选入了新一批的南下移民当中,搭乘移民船前往海汉在南方控制的殖民地。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仍然不知自己的终点会是何处。

移民船上的环境条件要稍好于前一段旅程所搭乘的客货混装船,船舱里有固定的三层铺位,不用再打地铺挤成一团了。另外通风和采光条件也要好很多,即便一层船舱中要容纳上百人,也不会因为太闷而无法呼吸。

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澎湖出发的移民船,伙食供应就恢复到一日两顿的水平了,这让饿了好些天肚子的韩正山仿佛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据说两顿饭都是菜粥,但韩正山却觉得这相比每天只能吃到一顿的日子,已经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船队出发的时候韩正山再次领教到了海汉的实力,除了那艘一路护航的武装运兵船继续同行之外,这次南下的移民船有六艘,装载移民多达一千余人,此外还有四艘货船同行。而这种规模的移民船队,据说每个月都会有一到两支从澎湖出发,由此也可想而知海汉组织的移民规模有多大了。

接下来船队一口气在海上行进了三天多时间,然后驶入了一处海湾。移民们得到了到甲板上观看入港过程的许可,韩正山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早早挤到船舷边占了一处位子。

根据船员的讲解,这处港湾名叫铜锣湾,位于广东珠江口附近,而海湾对面就是大明地界,距离比舟山岛到宁波之间的航程还要近得多。这里港口的繁荣程度,比起舟山定海港、宁波石浦港、台湾鸡笼港、澎湖马公港等地又要高出了一个档次,数百料的大型帆船在岸边比比皆是,码头上运送货物的板车川流不息,岸上的建筑物也要明显多过先前去过的几处港口。

海汉人精于海上贸易的传闻,韩正山在杭州的时候就有所耳闻,但当时却对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但这一路行来,见识了海汉开发建设的各地港口之后,韩正山才真正意识到海汉所精通的可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意而已,这种通过港口来对海域、航道进行控制的手法,才是海汉真正可怕的地方。

对这帮身份特殊的移民采取克扣口粮的措施,倒也不是民政部门就差这么点粮食,主要目的还是借助这种手段来减少在帮人在途中制造麻烦的几率。这些服刑人员吃得太饱又没事可做,难免就会胡思乱想,所以在押解过程中只提供少量食物,让其一直维持着饥饿感,也就不那么容易在船上生事了。这套措施虽然不太人道,但从海汉长期通过海路转运人口的操作经验来看,总体效果还算比较理想。

韩正山以前当捕头的时候就知道大牢里也会有类似的措施,用以限制体力旺盛的囚犯们在狱中闹事,所以对于海汉的这种操作倒也没有感到特别意外。他知道这种情况下抱怨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如躺着睡大觉来减少体能消耗,还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的饥饿感。

尽管被货物占去大部分空间的船舱里变得很是拥挤,不过好在现在是冬季,这么挤挤倒也能暖和一点,所以众人也都没有过多的抱怨,只盼着能够快点到达下一站,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整时间。

船队从石浦港驶出之后,在浙江境内便再未靠岸停泊,昼夜兼程驶向南方。三天之后,韩正山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说船已靠岸,便也跟着起身查看。等了片刻之后,甲板上的看守让众人先在船舱中列队等候,接下来会有让他们上岸放风的安排。众人听到之后都是一片欢呼,离开舟山之后这几天一直在船上待着,脑子早就被晃荡成一团浆糊了,能够重新回到陆地上,对他们而言大概是比吃饱饭更为迫切的需求。

大约又等了半个时辰之后,货舱顶上的舱盖才终于打开,将韩正山等人放了出来。韩正山上到甲板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面积颇大的海湾,码头规模相比之前到过的石浦港也不遑多让。远处的高地上,一座异域风情十足的石头城堡矗立,隐隐可见城墙上架设火炮的垛口。不过停靠在码头的船只数量却不多,除了自己所在的船队之外,岸边停靠的多数都是船体不大的渔船和小型客货帆船。除此之外,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这里的气温要比浙江高出一些,看来果然是进入南方地界了。

当下便有人向看守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得到的回答是鸡笼港。韩正山对于这个地名毫无印象,待那看守细细解说之后,才知道这里并非大明地界,而是在与大明隔海相望的台湾岛北端,距离此地最近的福州府有五百里水路之遥。

看守不无卖弄地告诉众人,这个地方原本是佛郎机人的领地,在两年前才被海汉以武力收入囊中。远处山坡上的城堡,便是以前佛郎机人修建的据点,不过如今已经是鸡笼港管理委员会和本地武装指挥部的所在地了。

韩正山虽然还是不太明白这个港口到底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但海汉不惜动用武力赶走佛郎机人,夺下这里的控制权,很显然不可能是因为闲到无事可做。想必此地要嘛是某条重要航道上的必经之地,要嘛就是本地有什么特别的物产。

韩正山所料确实不差,海汉当初动手占领这个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处于台湾海峡北端,既可以控制南下北上的航道,又可以作为海汉控制区与东北方向的琉球、东瀛等国的航道。另一方面在鸡笼港附近的金瓜石矿区,是海汉治下开采规模最大的一处金矿所在地,算得上是目前海汉国库黄金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战略意义甚至比地理位置还更为重要。

不过韩正山虽然推断准确,但也并不知道这些内情,看起来这里的繁荣程度应该远不及舟山,假如被留在这里落脚生根,那今后的日子大概也会过得比较艰难了。

韩正山的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看守宣布将有二十人会留在这里,上岸之后立即进行人员分配。韩正山心里也不免有紧张,如果留在这里,固然能离浙江更近一些,但这地方形同荒野,留下来只怕很难有什么好日子过,当下心情也是有些忐忑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