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北方商业航线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17 字 2022-11-06

当然了,如果皮岛这些人得悉海汉舰队将他们送到长山群岛之后就会离开,而不是留在那里保护他们,或许心情就没这么轻松了。至少在这个冬季中,长山群岛上的居民们还需要自行组织防御才行。考虑到目前东江镇的战斗能力已经十分低下,除了最基本的防御措施之外,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祈祷后金不会那么拼命,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组织跨海征伐。

之后的两天,岛上便开始组织前往长山群岛的人手。东江镇认为需要运送大约五千人前往当地,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重建岛上的生活和军事设施,并在开春之后迅速组织春耕。不过即便是出动皮岛所有的船只,加上海汉舰队现有的运力,也无法将这么多人一次投送到当地。经过计算之后,至少也得跑上三趟才能完成这个有些艰巨的任务,但王汤姆并不想在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任务上浪费太多时间,他更希望能腾出时间,到辽东半岛东岸的金州湾和旅顺口再走上一遭,看看后金在当地的海上军事部署是否有了新的变化。

双方协商之后,决定由海汉舰队帮忙运输第一趟,然后由东江镇自行完成后续的输送。好在两地相隔不算太远,一个往返也就两百多海里,以东江镇现有帆船的航速,三天左右就能跑一个来回了。这样就算是蚂蚁搬家的运法,半个月也足够把人运完了。

捞到镇守长山群岛这个任务的,自然就是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了。沈世魁膝下无子,平日就把沈志祥当儿子在看待,有这种栽培后辈的机会,他自然是举贤不避亲,让沈志祥领了这个差事。虽然海汉人也明言要等开春后才会对辽东半岛展开军事行动,但到时候配合其行动的肯定就是距离辽东半岛最近的长山群岛驻军了,不出意外的话,沈志祥届时也能跟着轻松捞一份军功在手。

沈志祥前些日子去芝罘岛考察的时候就已经与王汤姆等人混熟,这次双方船队一同从皮岛出发,他也是毫不避嫌地直接登上了海汉舰队的旗舰,与王汤姆同船离开。

“这次能顺顺利利跟沈大人谈妥,也是多亏了小沈将军出力,来人,把东西拿上来。”王汤姆在船长室里接待了沈志祥,然后命人抬上了一口箱子:“聊表谢意,小沈将军不要嫌弃。”

箱子里装的是白花花的银元宝,二十两一锭,整整五十锭。沈志祥看过之后合上箱盖,笑嘻嘻地说道:“王将军真是太客气了,这本来也是在下分内之事,何必还送这些俗物!”

王汤姆道:“这些只是小钱而已,只要小沈将军好好跟我们合作,今后荣华富贵绝对不是问题。大明给不了你的东西,我们可以给。”

沈志祥假意推辞道:“这就不太好吧?在下好歹也是明军参将,岂能作出对不起朝廷之事?”

王汤姆道:“我并不是要你背叛大明,只是希望你能多帮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在辽东站住脚跟,只会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你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要军功,今后有的是后金人头给你拿去领功,你要发财,我们也会给你铺好路,让你成为东江镇的军中首富。我们的实力和诚意,也已经充分展示出来了,小沈将军,愿不愿意走这条阳关大道,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王汤姆与沈世魁的会谈持续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期间在征得沈世魁的同意后,海汉这边又派了几名厨子上岛,摆开各种家什,专门给二人做了一顿午饭。又有士兵专门抬了一张八仙桌上到岛上,正儿八经地摆开了一桌宴席。双方先前谈得还算愉快,沈世魁也不疑有他,还叫了沈志祥一同入席。

有菜当然不能没酒,王汤姆带来的是浙江绍兴府出产的陈年女儿红,虽然黄酒度数不高,但酒劲着实不小,几杯酒下肚之后,席间气氛也慢慢热络起来。

“老夫平日在皮岛也是吃的这些海产,倒是没有这么多的菜式做法。”沈世魁一边吃一边对王汤姆手下厨子的烹饪技术大加赞赏。

他虽然贵为东江镇总兵,在这皮岛上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地位,但由于岛上的物资极度缺乏,实际上的生活状况其实也很艰苦,能够吃到的肉食基本都是来自海里。不过这岛上的调味料就只有不要钱的海盐,连油酱醋都是紧俏货,更不用说海汉烹饪菜品惯用的多种香料了,自然也弄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王汤姆笑道:“现在从东江镇到浙江的海上航线算是通了,今后各种南方的物产都会陆续运抵北方,沈大人以后可以享受到的好东西还会有很多。再说辽东物产丰富,沈大人以前也做过买卖,今后在北边把海上贸易重新操办起来,东江镇军民的生活水平肯定会比现在提升很多。”

沈世魁道:“以前听说海汉精于航海和商贸,今日一会,果然名不虚传!想必贵方在进驻登州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要控制这渤海黄海一带的海上贸易航线吧?”

沈世魁久居北方,就算他以前没怎么跟海汉打过交道,但从对方在北方沿海所选择的两处落脚点来推断,他也能看出海汉所谋甚大。这登州北海岸的芝罘岛与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一南一北之间的连线正好掐在了渤海黄海的交界线上,说巧合他肯定是不信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海汉人早就谋划好了这种布局,而其目的就是要控制这片海域的通航权,进而控制周边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

从事海上贸易能有多丰厚的利润,关于这一点,沈世魁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他当初弃商从军,一部分原因是与毛文龙结有姻亲,弄个官身不难;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以军队身份作为掩护,在渤海黄海海域从事海上跨国走私贸易。东江镇的战船能畅通无阻地来往于辽东、朝鲜和大明之间,不用向任何一方缴纳商业赋税,利润还是颇为可观的。在孔有德部叛逃辽东之前,甚至连后金控制下的一些部落也同样是东江镇走私贸易的对象——产自辽东山区的各种兽皮、药材,在大明都是能卖出好价钱的紧俏货。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得不到大明国内太多支持的东江镇,都只能将走私贸易作为了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负责经营这些项目的沈世魁,也由此才逐步进入到了东江镇的权力高层当中。对于海汉人出现后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他要比沈志祥敏感得多,同时也比较担心今后的局面究竟是在现有的经营范围内展开竞争,还是两家合作把生意做大。

王汤姆明白沈世魁的弦外之音,当下应道:“沈大人放心,我们一向是讲究大家一起发财,没有吃独食的习惯,既然讲明是合作,那该有的分工和权益,我们也会和你一一解释清楚。哪些土特产从你们手上收购,哪些南方货交给你们在本地发售,这些条件都可以慢慢协商。如果东江镇打算自行派船队南下,我们也可以提供沿途的导航护航,帮忙在产地组织采购。沈大人要是还觉得不放心,可以派人随我们的船队南下,去江浙、福广沿海州府,打听一下我们的商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