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渗透与控制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09 字 2022-11-06

“小伙子可以啊!”田叶友听完之后便赞道:“送上门的艳福啊!人家姑娘怎么样?看了满意不?”

陈一鑫摇头道:“我又没这方面的想法,所以也没要求跟对方姑娘见面,我是觉得这种事不太妥当,最好不沾为妙。”

“你担心什么?怕未来老丈人通过你的关系谋私利?”田叶友笑着追问道。

“田哥你别取笑我了,什么老丈人,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陈一鑫顿了顿,还是点点头承认了田叶友的猜测:“如果跟地方上的权贵联姻,那就相当于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要是打着我的旗号在外面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擦屁股的事也还得我来处理。想想这乡绅为什么会主动要嫁女儿给我?还不是看中了海汉的实力,还有我手上的权力!我不想因为这种关系成了别人利用的道具!”

田叶友道:“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严重,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老丈人本来就是廉州府的富商,结了亲之后,也就成了海汉的生意合作伙伴,每年随便给些资源,就足够让他赚个饱了。大明士绅主动与我们结亲,无非就是想借助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来获取利益,但我们又何尝没有通过这种关系来实现对大明的渗透和控制?虽然我是不清楚你遇到那家的具体情况,但条件合适的话,也没必要刻意排斥这种事,毕竟你年龄早就到了适婚的时候,早些成家也是好事。”

田叶友是穿越众当中与本时空民众通婚的第一人,在黑土港驻守期间,便娶了廉州府一名海商的女儿为妻,如今已经有了一对儿女,也算是穿越众中家庭美满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跟大明士绅富商通婚这种事,看得要比陈一鑫透彻得多,穿越众来到这个时空,就算第一代人自行内部消化,不与土著通婚,第二代就难以避免了,迟早都会与土著结成姻亲。而由此所形成的特权阶级和既得利益者,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产物,就算陈一鑫现在很排斥,但将来也不可避免会面对这样的状况。

陈一鑫苦笑道:“我初来乍到,对本地情况也不够熟悉,哪敢随便答应这种大事。如果不是这个乡绅之前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很配合,我是连吃饭都不会去的。”

摩根好奇地问道:“如果按照老田的说法,这户人家应该是想通过联姻达成某种目的,你去赴宴的时候,他们向你说明了吗?”

陈一鑫道:“对方没有说得很直白,但也有意无意提过几句,大概是想试探一下我的态度。按我的理解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保护,另外就是想要借助我们的声势,在福山县兼并土地。”

摩根追问道:“寻求保护我能理解,但兼并土地是什么道理?”

陈一鑫道:“这很简单,福山县有大量人口在战争期间或死或逃亡,因此目前县内有许多无主土地处于荒废状态,这个乡绅希望由我们出面,去找县衙交涉,用比较低廉的价钱收购这些土地,然后转手给他。当然了,到时候我们可以与他合作,共同开发这些土地。”

“还有这样的操作?”摩根在外面与大明官府打交道的时候极少,也不太了解大明的土地政策,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禁有些吃惊:“如果能跟县衙达成交易,那直接收到我们自己名下进行开发不就好了,还用得着转让给他?”

“在大明,我们和你一样,都是外国人。”陈一鑫解释道:“地方官府如果把大量土地的所有权卖给一群外国人,你猜知县会不会有麻烦?那乡绅就是知道我们的打算,所以才主动提出了这么一个看起来像是脱裤子放屁的解决办法。”

相较于以前在南方的作战环境,冰天雪地的辽东对海汉军来说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虽然就实力来说无疑是海汉军占优,但国防部认为冒然在冬季进入辽东是一种相当冒险的选择,所以从一开始制定计划时就没有考虑过要赶在北上第一年的冬季发动对辽东半岛的攻势。

不过从芝罘港出动海军,协助东江镇明军收复被废弃的长山群岛,这种行动倒是在海汉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风险也相对较小。毕竟后金水师的实力比较有限,也难以对海汉海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在完成这一波操作之后,海汉海军的大部分作战船只就得赶在芝罘港封冻之前南下,回到浙江舟山去进行维护保养,待开春之后再北上回到芝罘港驻扎。

入冬之前,芝罘岛基地要完成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对福山铜矿的勘探和开采准备。如果进展顺利,那么在这个冬天开始采掘铜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田叶友等人抵达芝罘岛的第二天,便传来了特战营在内陆山区连破土匪武装,擒获万家军匪首两人的好消息。这就使得海汉清理福山县西南部山区的进程大大加快,第二天芝罘岛便派出一个连的陆军从夹河上游登陆,前往福山铜矿所在地担当开路先锋。而田叶友则是在芝罘岛又休整了一天之后,才登陆上岸前往该地区执行勘探任务。

考虑到该地区可能仍有不少万家军的散兵游勇,指挥部特地指派了摩根随行,并且让正在福山县内征集移民的陈一鑫也到县城附近与其会合,然后一同前往铜矿所在地。

福山铜矿位于福山县城以西十五里,正好处在山区的边缘,这倒是稍稍降低了开采难度。如果是位于山区,那无论是运输矿石还是安置矿工,都将是相当麻烦的事情,说不得就要推迟到开春之后再动工了。

田叶友和摩根从芝罘岛乘船直抵夹河上游的临时码头,这地方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发展之后,已经自发成为了县城外的一处临河市集。海汉在这里出售一些便宜的日用品和农具,并且在此地长期招募自愿脱离大明的移民。一些没有钱财的本地百姓,也可以拿自家收获的蔬菜瓜果或是鸡鸭等等农产品来以物易物。个别有生意头脑的人已经在市集旁边支起了竹棚卖茶水、小吃等等,借着日渐增加的人流开始生财了。

因为陈一鑫还没赶到这里,便由目前在此地担任主管的归化籍干部葛永带着两人在市集上参观,并向他们介绍这里的经营状况:“此地原本是由军方负责治安,不过近期县城附近治安状况好转,安全方面的事务就由新组建的治安队来接管了。”

所谓的治安队便是由海汉牵头,在本地招募的移民中挑选老实可靠的青壮男子组成,经过简单的操训之后,由军方派人担任指挥官,在这处市集做一些维护秩序的工作。考虑到这些人投靠海汉时间尚短,可靠度还不够,所以也并没有给他们配备杀伤性的武器,只是每人配发了一根两尺长的木棍作为防身器械。因为目前芝罘岛的物资有限,这些治安员的服装也没有统一,只是在每个人的胳膊上都戴着一个式样相同的红色布箍,上面用黄色颜料写有“治安”两字,以标识出这些人的特殊身份。

葛永继续介绍道:“这些治安员除了普通移民的待遇之外,每人每月还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劳动津贴,所以工作还是挺积极的。今后本地成立警察机构和民兵组织,这些有工作经验的治安员就会优先转化录用。”

海汉要在福山县境内扎根,从事开矿、贸易、移民等事务,必然要对本地的官场和民间进行渗透和控制,逐步建立起由海汉控制的社会秩序,而造就和维持这种体系运转的条件,除了海汉军方的武力手段之外,也还需要大量的非武装人员来实施高层的各种计划和构想。

海汉并不打算直接进入县城控制县衙和本地的官员,那样的行为与入侵无异,只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根据过往数年在南方的操作经验,在地方治所之外另立体系,自行对地方实施管理,以和平的方式逐步架空官府,这才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在县城外的河岸建立市集,以此吸引人流带动贸易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开始在本地民间推广海汉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经济贸易体系。假以时日,海汉殖民体系在本地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安全防卫、物资补给、运行资金筹措等方面,就可以逐步降低对南方的依赖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