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前因后果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69 字 2022-11-06

不过廖杰与海汉有家仇在先,基本上已经杜绝了接受海汉拉拢的可能性,也不会与可能来到山东的海汉人再和平相处,他与上官野、郭兴宁所谋划的内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和平的解决方式了。

他们这三人都是一线部队现役军官,手下有兵,作战经验也不缺乏,实力要远远超出浙江那边廖训、于平风和郭正的组合,但他们倒也没有将宝全都押在武力上。根据廖训之前所提供的信息来看,海汉武装所具备的实力已经在浙江明军之上,不仅有庞大的海上舰队,还有训练有素的火枪兵部队,如果要与其正面交手,福建的十八芝和浙江的舟山船帮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虽然廖杰三人都认为武力这种事还是眼见为实,并不完全相信海汉有廖训吹嘘的那样强大,但考虑到正面对抗可能会给自己的部队造成很大战损,他们还是想找到一种更为取巧的方式来压倒海汉。

廖杰认为海汉的体系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在南方民间被吹嘘为无所不能的海汉人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来自海外的汉裔,这些人才是这个团体的核心。而军队、商团乃至众多为其工作的人,其实都是自大明、安南等国招募而来,是被称作“归化民”的外围人员,个体价值不大。例如海汉在浙江经营的局面,占领了舟山群岛,控制了杭州湾以南的大部分海域,但真正属于权力核心的海汉人其实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这些人就是指挥海汉运作的中枢,廖杰认为其个体价值至少是归化民的千百倍之多,只要能拿住几个海汉的重要人物,便可令其指挥体系失控,甚至进一步要挟对方付出天价赎金。但这个计划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海汉人非常重视个人安全,几乎从来不会独自外出,走到哪里都有一帮武装护卫前呼后拥,在非海汉控制区活动时更是会有成建制的军队随行,很难有对其下手的机会。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三人已经很难再继续谋划行动细节,因为他们所知的状况都来自浙江方面的二手消息,也从未真正接触过海汉人。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纸上谈兵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只能等到海汉人真正出现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海汉人来山东的速度比预计的还快,在前些天便陆续接到了胶东半岛东部地区卫所的警讯。奇山千户所的冯飞与海汉达成协议之前,廖杰就已经猜测出现在登州海岸线附近的极有可能就是北上的海汉舰队了。而之后传来的消息很快就验证了他的猜测,海汉人选择了芝罘湾作为落脚地,并且开始与地方驻军和官府进行接触。

廖杰心知机会来了,便召集了上官野和郭兴宁继续商议之前的计划。芝罘湾是福山县所辖,军事方面是在奇山千户所的防区内,根据海汉人过去的做法,他们一般不会跟地方官府或驻军起直接冲突,而是会尝试收买拉拢以获得落脚的机会。福山县知县和奇山所千户,显然是他们必然会接触到的地方官。

廖杰对于当地官员的节操不抱任何希望,福山县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如今年年都要靠登州发放救济才能勉强度日,县内人口连战前的一半都不到,又有土匪肆掠,可以说地方官基本没什么油水。在这种情况下,财大气粗的海汉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财神爷一般的存在,廖训认为海汉人很快就能搞定地方官员,并且会驱使他们给登州这边发来关于海汉商团捐桥修路,赈济民众之类的表功文书,以换取在当地落脚建港的合法许可。

但海汉人所采取的措施还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不但使用了那些他们在南方惯用的手段,而且还迅速击溃了土匪武装万家军,并且活捉匪首万蒙。张普成押着万蒙进知府衙门的时候,廖杰便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虽然没有跟知府陈钟盛一同会见张普成,但那两人进书房详谈的时候,廖杰就已经专门带着上官野和郭兴宁赶过来查验了万蒙的身份。

以福山县的军事实力,廖杰可以确认这绝非是张普成的功劳,而是初来乍到的海汉人做了这笔买卖,将人交给张普成押来登州表功。而这也基本可以坐实张普成与海汉人已经有过接触,甚至达成了某些协议。廖杰自然而然便将主意打到了张普成身上,并一路跟到神仙居,让上官野出面与其接触,尝试说服对方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上官野气鼓鼓地下了楼,但却并未离开神仙居,而是穿过大堂去了后院,这边院子里还有三间厢房,是专门给达官贵人准备的包间,相对楼里的用餐环境更为私密隐蔽。楼上的张普成很少有机会来这地方,也并不知道神仙居里还有这样的所在,更没想到上官野并不是单枪匹马在谋划这件事。

上官野走到其中一间厢房门前,径直便推门进去了。屋里正在交谈的两人见他进来,立刻便停下了谈话,其中一人开口向他询问道:“事情办得如何?那张普成可愿合作?”

上官野拉开椅子一屁股坐下来,倒了一杯茶一口灌进嘴里,抬手抹了一把嘴角,这才恨恨地说道:“说得老子口水都干了,这姓张的还是执迷不悟,不肯松口!”

那人继续追问道:“难道他态度就如此坚定,听了你的劝说,连半分松动都没有?”

上官野想了想道:“倒也不是没有松动,他听说这海汉已在南方自行圈地立国,也是有些害怕,只是这家伙认定了我要害他,无论如何都不肯与我合作,却是拿他没法!”

另一人这时候也开口道:“你看看,当初你带兵去福山县征粮,好处没弄到多少,这得罪人的后果,如今却显现出来了!”

上官野道:“这个锅是丢给我一个人了?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拿的主意,别忘了当初征粮归来,两位也都分到好处了!”

“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还是先想想当下这事要如何进行才是!”先前发话的人眼见上官野有些发火,当下赶紧劝解,将话题转回到正事上:“你我兄弟三人要谋富贵,机会就在眼前,莫要再斤斤计较那些陈年旧事了!”

上官野的两名同伙也并非普通身份,一个是同样来自兖州府的武将,名叫郭兴宁,与上官野相识多年,算得上是军中故交。另一人则是来自济南府,任职于山东都指挥使司,名叫廖杰,登莱之乱时以指挥佥事的官职调登州督战,而他所负责的对象便正是上官野与郭兴宁所辖部队。这三人搭档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攻打叛军期间也都上过战场,也算得上是过命的交情了。

不过这次将主意打到初到山东的海汉人头上,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上官野的主意。他虽然的确有个兄长在浙江临山卫服役,但他那兄长只是个没有实权的挂职试千户,接触到的层面高度有限,所能提供的情报信息价值也就高不到哪里去。真正关于海汉人情报的消息来源,其实是来自廖杰这边。

廖杰并不是山东人,而是出身浙江,他也有一个兄长正好在浙江当差,但所在的机构性质比较特殊,是专门负责侦缉、抓捕、情报搜集等任务的特权衙门锦衣卫。虽然官职仅仅只是百户,但手中权力却很大,上可查官下可抓民,几乎没有干不了的事。最重要的是,他这位兄长从海汉进入浙江开始,便一直在调查搜集与海汉相关的情报,对海汉的状况可谓知之甚详。